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之感之 [复制链接]

1#

一眉大叔的第56篇原创

上周看了一本书《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作者大家应该都知道,村上春树,一个起初自嘲自己并不是科班出身的小说家,现在可说是名满全球的作家。

他写的这本书,开始还以为是写作的心得,其他是春树从走上作家之路的心路历程。

做为当代知名的作家,一直以来,人们都觉得他肯定是一个天才,

但实际上,春树并没有经历的小说或者说作家方面的训练,尽管他当时修的是大学文学院的电影戏剧专业,但是对他的小说作家生涯真心没有任何助力。

而且,春树开始也并非是以要当什么大作家的梦想自居,

你写的东西,有人欣赏,就有人抵触,而且看不惯的还是大多数,不要在意。

春树觉得自己很幸运,自己在年轻时在棒球场上看直播时,像被闪电击中一般,有了写小说的念头,说干就干,他的第一篇小说没费太大劲,出炉了,《且听风吟》。

凭着这部诗一般名字的小说,得了文艺杂志的新人奖。

天才之说由此而来。

有人就认为春树从小就是天才,学习超强,向来是一个学霸。

可是据春树讲,他除了从小就喜爱读书,捧起书来便心花怒放。

没发现自己有什么才能。

甚至当年他读早稻田大学时,毕业花了7年的时间。

要是你家儿子花了7年才从大学毕业,一般你是不会给别人讲的,就是问你也不会说。

而《且听风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时春树写完这部作品,不甚满意,

他后来练习用不太熟练的英文写作,这不太熟练的英文,是春树在高中时期看原版英文小说练就的,

因为掌握的英文词汇量不多,写作就尽量精简,然后再翻译成日文,于是他找到了行文的节奏,练就了用语简练,用词精准的本领。

而写一部小说得奖,这个事却不是最难的,难的是长久地作为小说家,坚持写下去,以此来养家糊口,以作者为事业而打拼,这才是极为艰难的事。

很多当年展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在有了一两部作品之后,就销声匿迹的大有人在。

也许人家是觉得,写小说这事就这么回事了,那为什么呢?

在中国,你知道一本书一年卖多少本就算畅销书了么?

超过一万册就算畅销了,那一本书的版税基本在2元钱上下,也就是给作者的收入,就按2元,一万册一年的收入就是2万元,

实话说,一个写小说为主业的作家,一年只出一本畅销书,别说养家糊口了,也就饿不死的程度了,谁要是能坚持两三年,还真无法相像到底会是一个什么场景了,

这也就怪不得当年,莫言去意大利参加远东地区文学论坛,演讲我为什么写作时,莫言当时讲,他写作时还是一个哨兵,就为了给自己换一双皮鞋,写小说赚赚稿费,很多人都觉得他是瞎编的,我觉得是真的。

就这,你也别觉得畅销书好写啊,你不服你写一本看看,能写下来一本书,这种人在人类群体中也算稀有了。

还要在这个稀有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战胜那么多同行的作品,这个难度咱说是玄学不过份吧!

春村讲,写小说的门槛是很低的,能说能写就可以尝试。

这个大家可别真信以为真哈,比如我们身边常见到的那个对方,是不是连一段整话,把一个意思完整清晰地表述清楚都无法做到,甚至别说书面文字了,就是用嘴说,有些人也是说了半天,你也没搞明白他想表达什么。

春树的意思是,写小说门槛低,但也要在能说能写的基础上才行,咱想想,小时候谁不是在老师布置作文之后,一个个长吁短叹,头疼不已。是不是整个学期下来,用了相同的桥段改了不同主配角的名字,才把若干篇作文给交待过去。

那有人就会讲了,那日本是不是就不一样,春树是怎么活下来的?小说得奖也不见得会畅销啊。而且畅销也养不住家,日本的人口还中国的零头还不到。

其实春树对生活的要求真不高,家里的条件不算很差,在他进入社会前就安排他结婚了。

春树结婚后,也许是因为性格的原因,不想受拘束,文中所说他不想给谁工作,成天一大早就挤在上班的公车上,那无拘无束的汗味、屁味,环绕夹杂在空气中,沾染在衣服上,久久不能散去,到了公司还得看老板的脸色。

他就与妻子开了一家小吃店。他爱看书,也爱听音乐,在小店里还时不时地邀请一些音乐玩家到店里演奏,一起玩耍。

为了开店,为了养家糊口,手中的钱不够,就借了朋友和银行的钱来支撑。有一次,还不上银行的贷款了,小夫妻低头走在深夜的街道,想着如果第二天还不上钱,银行就会拒绝再贷款了,幸好捡到了相当于还贷款的金额,真不知道该说幸运啊,还是凄惨。

春树写作一般是这样开始的,

早晨睁眼,热一壶咖啡,倒进大大的马克杯里,从在书桌旁,打开电脑,开始左思右想:接下来要写什么呢?这时候的真是幸福。

老实说,我从来没觉得写东西是件苦差事,也从来没有因写不出小说而劳神苦形。

而第一部小说得奖,春树着实很兴奋,但是之后对得奖就没什么感觉了,而且不关心了,甚至不得奖也认为是一种好事,不必为此劳神了。

第一部小说的得奖,不论怎么说也是春树人生中划时代的事件,因为它成为了春树成为作家的入场劵。

得奖对于春树来说,就变成了开始重要,之后完全不重要。

对真正的作家来说,还有比文学奖更重要的东西。

其中之一是,自己创造出了有意义的东西的感触。这里指的是小说作品。

另一个则是能正当评价作品意义的读者,不论人数多寡,总之知音难觅。

有了以上两点,春树觉得奖不奖的就无足轻重了。

说到底,这些文学奖无非是社会或文坛以一种形式对作家进行追认罢了。

春树面对被问及获奖相关话题时,总是回答,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读者。

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学奖、勋章或善意的书评,都比不上自掏腰包买我书的读者更有实质意义。

这就好比,郭德纲说的,相声演员说相声最重要的,是让观众乐。

不乐,你还教育人家,人家去学校多好,还买票来你这儿上课,这不是疯了嘛!

演员最大的道德不是反三俗,是出好的作品,让观众乐得满足。

春树也认为,作家最重要的就是为读者不断写出高质量的作品,而再做其他的事情,比如文学奖评审员,则会分散精力,会剥夺自己的写作时间。

那什么是高质量的作品呢?

一、要有原创性。

春树认为拥有原创性,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拥有与其他表现者迥然相异,独具特色的风格,必须让人一看,就能立刻明白是他的作品。

2、必须凭借一已之力对自身风格更新换代,不断成长,自我革新。

3、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必须随着时间流逝,化为标准。必须吸纳到人们的精神中,成为价值判断基准的一部分,或成为后来者丰富的引用源泉。

二、要有作品体系

要多积累令人信服的作品,打造有意义的分量,立体地构筑起属于自己的“作品体系”。

那要怎么写作呢?

春树认为,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原创文体和叙事手法,去掉没有必要的信息。

那什么是毫无必要的信息呢?

这是种感觉,像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是否感到快乐,大致可以成为一个基准。

如果你从事着一份自以为很重要的工作,却不能从中发现油然而生的乐趣和喜悦;如果工作中完全没有心花怒放的感觉,看来这里就有不对头、不调和的东西了。

这时就要回归初心,把妨碍乐趣和喜悦的多余、不自然一个个抛弃。

春树说自己小说的原创性,大概产生于“自由”,就是从没有写过小说,也不知道社会上小说都怎么写,自己想写就写的“自由”。

这大概就是随心所欲地畅所欲言吧。

那有志成为作家的人,开始时写点什么好呢?

这里春树提议,多读书,尤其青年时期多读书。

无论优劣小说,多多益善。要找感觉,让身体穿过更多的故事,邂逅大量的文章,偶尔也读一些不太好的文章,这些将成为小说家必不可缺的基础。

其次,在动笔之前,应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事物和现象的习惯,这也就催动了思考。

身边来去的各色人物,周围起落的种种事情,不问所以,认真观察,深思细想,反复考虑,为以后的创作储存素材。

一件事情,不要着急下结论,尽量多花时间思考。

记得有人说过,伟大的作品,就算作者列了提纲,搭了骨架,但人物之间不同的性格,符合逻辑地选择,让小说情节像具有生命一样。

自然发展,完全不受写者所限,也就是说,事态如何进展,结局如何,作者开始也不知道。

三、要有想像力。

所谓想像力就是记忆,想像力千真万确就是缺乏脉络的记忆片段的结合体。它才应该成为故事正确的动力。

想像力的作用,就算只能用有限的素材去构建故事,仍然会存在无限的可能性,就像钢琴绝不会因为只有八十八个键,就无法弹出新东西来了。

看看春树是怎么说写不出东西的,所谓手头没有东西可写,换句话说就意味着可以自由地写任何东西。

不依赖素材的分量,从自己的内在出发编织故事的作家,说不定反而更轻松些。

因为只要将周围自然发生的事件、每日目睹的情景、平常生活中邂逅的人物,作为素材收纳在心里,再驱使相像力,以这些素材为基础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就行了。

即使没有这种威猛张扬的经历,人们其实也能写出小说来,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经历,只要方法得当,就能从中发掘出令世人震惊的力量。

春树不管一部小说有多么长,结构有多么复杂,从来都不会先制订写作计划,而是对展开和结局一无所知,信马由缰、随心所欲、自由发挥,想到哪写到哪,让故事即兴推演下云,这样写起来有趣得多。

不过这种写法容易导致前后矛盾,不合情理,性格、时间混乱,需要不断修改。

春树是时常让妻子通读初稿,提出意见便修改,无论多不情愿,但每次改后都会发现比原来要好。

不论什么文章,必然都有改进的余地,无论作者以为多么完美,其中也有变得更好地余地。

找一个人看你的文章,他们的意见代表世间,而阅读你作品的终究是世间的人。

如果你打算无视世间,世间同样也会无视你。

春树多年来,坚持不受委托,不接约稿,自由地写小说,纯粹是想写才写。

写作是一项孤独的工作,只能一个人战斗,助手也只是帮你找找素材与资料,思路还需作家自己梳理。

要想获得坚持写作的持久力,就要养成基础体力,让身体站在自己这边。

肌肉易减,赘肉易增。

体力下降的话,思考能力也会衰退,思维上的敏捷和精神上的灵活也会逐渐丧失。

脑内海马体产生的神经元的数量,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得到飞跃性的增加。

有氧运动,是指游泳和跑步这类时间长,运动量适度的运动。不过像这样新生的神经元,如果置之不理的话,会在28小时后消逝。

如果加以利用,将运动和知性作业相互结合,会对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理想的影响。

小说家的基本工作就是讲故事。而所谓讲故事,就是要下降到意识的底层去,下降到心灵黑暗的底部去。要讲规模宏大的故事,就必须下降到更深的地方。

如果你不是什么稀世天才,只想在自己拥有的才能上投入时间,将它多少提高一点,把它培育得强劲有力的话,就按我说的试一试。

春树说他在上学时也不是什么天才,不是什么学霸。

相反,他认为上学太无聊,他不是学习好的学生,但不爱上学与不爱学习是两回事,比如读书、听音乐,哪怕与女孩子交往,这些都是意义重大的个人学习,有时比学校的考试还重要。

嘿嘿,这个眉叔深以为然。

与别人争夺名次,也让春树提不起兴趣。

阅读当时在春树心中重于一切。觉得那些内容随着阅读化作了自己的血肉。

春树在高中讲到一半时,开始阅读英文原版小说,要问为什么?只想读一下原谅罢了。大概是当时翻成日文的英文小说译得太烂的缘故。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过程对他的英语成绩没有帮助。

不管是遇上怎样的时代,身处怎样的社会,想象力都拥有重大意义。

春树不指望学校教育让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起来,因为能让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起来的,说到底还是孩子自己。

既不是老师,也不是教学设备,更不会是什么国家和自治体的教育方针。

他只希望学校不要把拥有想象力的孩子的想象力扼杀掉,就足够了。

请为每一种个性提供生存的场所。

写小说,为自己而写。

小说嘛,不过是当做业余爱好,在闲下来的时候写写而已。

春树卖掉了一直经营的小店,为了把全部精力投入写作,成为职业作家,而此时,小店生意大有起色,收入稳定,收比写作要高得多,周围人全反对,此时的春树,三十出头。

这才是当作家的执着,如春树所说,闲下来才写的小说,一想到可以写点什么,就会心花怒放。

把自己热爱的当成终身的事业来奋斗,把他热爱的以回忆录的形式来向我们娓娓道来,既是作家的兴事,也是读者的兴事。

读完此书,隐隐有所收获,虽然对于写作还是懵懵懂懂,但似乎找到了一丝感觉,甚至为了付出实践,眉叔也坚持像春树一样每天跑步,不幸的是,只坚持了三天,因过度追求速度,导致双膝韧带拉伤。

在此之前,看过两三本关于写作的书籍,书中所讲大多是一二三四五般套路,以形式为主,只有春树这本不同,春树是带着个人感受,没讲任何诀窍和方法,以个人体会让你自己去领悟写作的魅力。

希望这本书能给写作的或准备写作的人以灵感启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