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慈善种子播进孩子心中——《慈善读本》心得体会写作征集评比活动作品选登(一)
编者按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加强青少年的慈善美德教育,让慈善文化浸润下一代,从年起,江苏省常熟市慈善总会联合市教育局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并以“善美常熟,爱满人间”为主题,以各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为对象,发起学用《慈善读本》心得体会写作征集评比活动,在常熟市中小学广播慈善种子,培养中小学生修德、仁爱、明辨、笃实的优良品格,营造向上向善的校园慈善文化氛围,得到学校师生热烈响应。
本报将自本期开始,撷取《慈善读本》心得体会写作征集评比活动部分作品进行选登,以飨读者。
凡事不离“爱”
□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六(2)班刘震阳
爱,是一阵春风,拂去岁月的伤疤;爱,是一盏明灯,指引光明的未来;爱,是一缕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灵……
在很久很久以前,爱的种子就播撒在世间,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间。牙牙学语的婴儿,虽不懂何为爱,何是善,却愿与“善”为伴:看到凶煞、冷酷的样子,她会害怕得啼哭不止;看到慈爱、热情的样子,他会喜爱地笑个不停……人们一出生,就似乎与“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那无微不至的母爱,让他说出了第一声:“妈妈!”;是那默默无声的父爱,让他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从那一刻开始,人的成长,就注定有“爱”相伴!
是父母的爱,让孩子快乐生活;是教师的爱,让孩子博学多才;是同学的爱,让孩子直面挫折;是生活中每一个陌生人的爱,让孩子茁壮成长……直到成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把心中的爱默默倾注在这个世界。所以,爱是不分时间,更不论先后的,只要那是你尽心倾注的每一份爱。
从古到今,人们对爱的追逐脚步从未放缓。甲骨文中,“爱”字的形状就是孩子在母亲腹中的情景,这就是母爱,是生育之恩的体现,更是爱的象征。孟夫子曾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常怀怜悯之心,关心他人,也是爱的表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正如诗仙李白所言,即使是千尺深潭,也远不及他与汪伦的友情之深,这就是朋友之间的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陌生人的爱,也蕴藏在尽自己所能为他人提供帮助……
生活中的爱就是这样,不论时间,不论地点,不论种族——爱是可以跨越时空的、神圣的东西。
虽然它看似遥不可及,实则不然。它的表达,有时仅需一个载体——著名革命家宋庆龄,肯将自己所得的奖款全部捐赠于发展妇女儿童福利事业;白方礼虽是一个普通的天津工人,却靠着蹬三轮车圆了00多个孩子的上学梦;香港义工黄福荣,致力于慈善工作8年之久,甚至为了抢救孤儿院的三名孤儿和一名教师,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用拥抱传递爱,能让人如拂春风;用鼓励传递爱,能让人重拾信心;用慈善传递爱,世上将再无刺骨的寒风,更无炎热的烈日,也再无伤痛的泪水。正因有了爱,纵使贫瘠的大地也会开出万朵蔷薇;纵使冰封的河流,也会发出清晨的叮咛。正因有了爱,唤醒了原本沉睡的大地,照亮了本该暗淡无光的长夜……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唯有爱,带给人们的只有不尽希望与光明……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做起。凡事心怀爱意,那爱的玫瑰将开遍每一处充满希望的大地……
(指导老师:赵志英)
心中有爱慈心相伴
——读《慈善真好》后感
□常熟市报慈小学六(6)班俞妙妍
轻轻走进书香四溢的图书馆,一排排整齐的书籍好似一列列英姿飒爽的士兵,“笔挺”地“站立”着。偶然间瞥见书架上的一本书——《慈善读本》,一时间忍不住翻阅起来……
常熟,这是一座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江南小城,也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秀雅之地、德善之城。细品此书,42篇文稿,8个慈善故事,常熟古代慈善事业从宏观到微观,让我颇受感触:提出慈善理念的“江南圣贤”言偃,明代万历年间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谏臣杨涟,还有“近代慈善第一人”张謇。常熟慈善,浩若天宇,无数繁星光华,辉映历史人心。
扣上书本,眺望远方,对面马路上绿灯亮起,车流不息,却能看到好心人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年人过马路的场景,石梅广场上正热闹地上演着“慈爱爱心义演”。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爸爸妈妈经常在“水滴筹”上点亮爱心的时刻,元,元,元……每一个求助者背后,都有一份无奈和痛苦,他们需要力量,需要爱的鼓励!妈妈写字桌上有一摞小小的感谢卡片,那是妈妈每年给山区孩子捐赠学习爱心包裹的感谢信——“好心人,谢谢你”,歪歪扭扭的字迹,却透露着浓浓的真情。妈妈告诉我,她还组织单位员工每年开展“一日捐”活动,用实际行动为慈善加油、鼓劲。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每当学校举办爱心义卖的时候,这动听的旋律总在校园上空飘荡,作为义卖小销售员,只要一想到我们义卖的捐款能给山区的孩子带去崭新的文具,漂亮的衣服,可口的食物,能传递同一片蓝天下的温暖,我的心中就热血沸腾,吆喝得更带劲了。
有人说慈善是棵树,能遮挡炎热;有人说慈善是杯水,能解除干渴;还有人说,慈善是团火,能驱走寒冷。我说慈善是道光,能照亮人心。
妈妈的车驶入了肯德基穿梭车道,余光中,我瞥见了窗玻璃上粘贴着“公益一元捐”的标语。
“妈妈,您有一元硬币吗?”……
(指导老师:王剑忠)
感知爱,传递爱
——读《慈善读本》有感
□常熟市义庄小学六(5)林羽涵
爱,在生活里的一点一滴;爱,在书信中的字里行间。古有屈原为温饱问题将自家大米送给乡亲们,现有汶川地震中母亲对孩子的庇护……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感受爱。还是婴孩的我们,在哭声中宣泄;青春期的我们,在爱的沐浴中成长。
母爱是伟大的。印象深刻的文章讲述了一个汶川地震后的故事——在地震过后,救援人员在搜救时,一名女性遗体的姿势引起了大家的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父母给我们的爱超乎一切。爱,不一定是星星中最亮的一颗,也不一定是百花中最艳丽的一朵。我们未看到的胜过已知的,未绽放的胜过结果的。就算是最伟大的人物雕像,也最终会倒下,渐渐地被人们淡忘。既然如此,何不在最纯真的年龄,先埋下爱的根,以最美的独白感激那些曾经爱过我们的人?不然等时间长了,忘记了,却没有机会这么做。
遗憾,在人生的旅途中终会出现。在你筋疲力尽的时候,总有一个人会停下来,用手把你往前推,告诉你:旅途虽遥远,但生活要继续。不要向困难低头,只要抬起头,明天就会更美好。面对困难,我很容易轻言放弃,但总有各种声音向我发出“警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朋友、老师……但人生总有遗憾,有些人连说一句“谢谢”都来不及……
若别人向我走来了一步。我想,我也应该向别人迈近一步……
“如果你真的努力过
你会发觉不必哭泣
在这个地方
你感觉不到伤痛或烦忧
到那个地方的方法很多
……
若我们用心去尝试
我们就会明白
只要心里有爱,我们就感受不到恐惧与忧虑
我们不再只是活着,而是开始真正生活
那爱的感觉将持续下去
爱让我们不断成长……”
这本《慈善读本》,让我对爱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爱,也激励我尽力向别人表现爱。
(指导老师:朱倩)
愿慈善之花开满人间
——《慈善读本》读后感
□常熟市实验小学六(6)班浦凌恺
最珍贵的角落,充满了关爱与希望;最亲密的朋友,充满了真情与感恩;最美丽的世界,充满了友爱与慈善。
当我慢慢地翻开《慈善读本》,看着一页一页的文字,心想:慈善,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付出代价去给予关怀,是用各种物质资源体现出来的团结与力量。可是,当我读完这本书最后一个字时,我发现我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原来慈善还有它另外的诠释,它在乎的不是付出的代价的大小多少,而是做慈善时怀着的那份善与爱的情怀。蓦然,我的心中有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愿慈善之花开满人间。
我曾阅读过关于汶川大地震灾后救援与重建的报道,通过一段段文字,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面面鲜艳的旗帜插在已成为一片废墟的汶川大地上,一面面旗帜道出了怀揣着关爱与善良之心的人们所汇聚的心声,那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者用行动浓缩成的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于是,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爱心人士为灾区捐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小到我们小学生所写的一封慰问信,捐的一袋衣物,大到一些企业捐献的巨额善款和物资。更有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如洪流一般源源不断涌向灾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随着一封封慰问信的送达,一笔笔资金的汇入,一车车救援物资的抵达,一批批救援人员的赶到,所有的一切都让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同胞们重获温暖,重获生活的信心与勇气。这就是慈善的力量!它如一朵圣洁的雪莲花盛开在坚冰之上,让身处困境中的灾民看到了希望,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慈善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爆发出无限的可能;慈善的力量又是无形的,让我们用无形的力量去创造震撼人心的感动与奇迹。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慈善之举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慈善”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看:
在繁华而又喧闹的城市背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穷困、荒寂的山区。山区里每天都在发生着感人故事,数不清的自强不息励志故事在山村里不断重演着。老师告诉我们,山区孩子缺少学习资料,我们可以捐献自己读过的课外书、各科书本簿册;山区孩子缺少过冬的衣物,我们可以捐献自己穿不了的衣服鞋帽;山区孩子缺少娱乐活动,我们可以捐献一些自己心爱的玩具饰物……我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山区孩子,让他们学得多一些,穿得暖一些,玩得痛快一些,让慈善架起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梁,让山区孩子看到大山之外精彩的世界。当我们看到山区孩子拿到书的欣喜,阅读书的专注,尤其是得知他们考上理想的学校走出大山时,我们从心底里为他们感到骄傲,也为自己的慈善之举满怀激动与喜悦,我们的举手之劳为山区孩子点亮未来和希望,这样的人生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让我们以爱为圆心,以善良为半径,用行动划出一道平凡而又动人的弧线,圈连起一个爱的同心圆。愿慈善之花开满人间,愿人间处处四月天!
(指导老师:邓炜)
爱的奉献
——读《慈善读本》有感
□辛庄中心小学六(1)班周珈宇
善不分大小,不分时间,也不分对象,再小也可以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老一辈的人总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要行善积德。”我们不是为了追求回报而为之,而是给自己积攒一份快乐而已。就如同赠人玫瑰,赠花的人以及收花的人心中的那份喜悦都会蕴藏在心底。善是一种分享,我们应该把它投入到行动中去,向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
读了《慈善读本》这本书,我懂得了爱是奉献。“5.12”汶川大地震,其中有这样一幕:一位妈妈在巨石下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怀中的孩子,孩子们从未想过,这是妈妈用命换下来的生的希望。偏远山区中的孩子们,一样向往着能够得到知识,一样向往着与大家一样的学习环境,这时便有许多年轻教师前去支教,许多充满善心的人捐赠物资送去帮助与关爱。
读了《慈善读本》这本书,我懂得了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一颗小水滴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我们身边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也可以成就一个又一个善举。读到这里,我便想到了今年的重阳节,这本就是一个传递温暖、传递爱的节日,在那天我们向孤寡老人们送去的是欢乐与幸福,这份爱是用真心来表达的。如今的我们生活欢乐美满,在这背后是我们的家人与前辈的努力付出。现在的他们已经老了行动不再如往常,我们也应该多关心多关爱他们,做他们的“守护者”。
读了《慈善读本》这本书,我懂得了爱是无价的。做善事要用心来衡量,有心的慈善才有价值。莎士比亚说过“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德善辛庄,自古就有积善乡的美称,辛庄人黄阿雪伯伯的事迹为“积善乡”续写了暖心的篇章。他以感恩的心报效家乡和父老乡亲,坚持改善家乡百姓的生活,捐出去的是钱是物,换回来的却是情是爱,个人的力量有限,复制的爱心无限,所有的公益行动都是一种传播。我们班是黄阿雪中队,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精力去当好接力员,传递关爱的心,拿好手中的接力棒。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会尝到酸甜苦辣,遇到困难时,不能一味地去抱怨,幸福在于知足,知足才能常乐。歌词中有这样一句“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从小为社会做点事,美好的生活在点滴中创造,在持之以恒中延续,当世界充满爱时,每个人才能真正的幸福。
(指导老师:贾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