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完可能很快就忘干净了,好比竹篮打水,是一场空,但是竹篮经过一次次水的洗礼,会一次比一次干净。
一个人每天看书,可能记不住什么,但是在潜意识里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有一些意识正通过读书融进你的血液里,灵魂里,不断揉捏出一个新的自己。
这就是我认为读书最大的意义。
读过的书早晚都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
三毛: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当大脑开始习惯接受转瞬即逝的信息,阅读似乎成为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当读到的东西随着记忆曲线的下沉渐渐消融,就像一块碎石,在广阔的水面激起一点点涟漪,很快就恢复了既往的平静时,往往就会伴随着这样的疑惑:这些时间花在阅读上,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改变?
读书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许刚读完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但坚持下去就会发现,读过的东西最终会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也曾经写过,人就像一朵花苞,读的书、做的事大都对你没有一点影响,可某些特定的东西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你会因为这些东西一瓣一瓣地绽放。直到完全盛开。
而且,如果读到一本好书或者书中一段精彩的内容,实在不想忘记,也可以通过前文中记笔记的方法来加强自己对这些内容的记忆。
惠普尔: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在各种信息碎片的轰炸中,抽出整块的时间用于阅读似乎正在成为一件越来越奢侈的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怎样利用碎片时间来阅读成了众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