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常感慨读书没什么用处,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涨工资,我又何必花费时间来读书呢?
从前也经常听到一些鸡汤文宣扬“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也曾对制定的各种阅读计划踌躇满志,但经常不了了之。之后完整地读过几本书之后,才恍然大悟阅读的好处竟然这么多。
笔者目前阅读的书籍不多,但以下感受全是来自亲身经历,希望可以给各位读者一个参考:
当你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感到迷茫、彷徨时,不妨看看《人生》和《活着》。
路遥影响了亿万青年,他笔下的人物也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们不满于现状,但都能奋力的与现实抗争。扪心自问,比起孙少平和高加林来,你的努力真的多吗?
高加林事业的不如意,很大程度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因素,如今的社会充满机遇也充满诱惑,正如“温水煮青蛙”一般,很多年轻人提前过起了退休生活,完全缺乏了高加林身上那种硬气。
余华的《活着》则讲述了福贵从一个地主少爷变为穷苦庄稼人的故事,随着身边亲人的相继离世,这位孤独的老人最后与一头老牛作伴,但日子还要继续,他也一直平静地生活了下去。
看这篇小说时,很多读者会觉得一个人一生中不至于面对这么多痛苦,但现实却是如此。余华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如何平静地面对苦难,痛苦是暂时的,生活是永远的,这才是余华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当你对自己感情生活感到困扰、不解时,不妨看看《围城》和《白玫瑰与红玫瑰》
在笔者看来,读书是汲取知识最快的一种途径。很多作者在打磨一部作品时,往往需要花费数年时间,钱钟书用两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围城》,曹雪芹的《红楼梦》则写了十年,但看完一部著作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对读者而言何尝不是赚到了。
钱钟书和张爱玲同为民国作家,《白玫瑰与红玫瑰》、《围城》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他们所写的故事取材于真实生活,却能让读者看完后更好地指导生活。
两篇小说讲述了男人在感情和婚姻中的挣扎和觉醒,佟振保的不幸福来源于他内心的自我主义,任何一段感情中都是只顾自己,他注定得不到幸福。
方鸿渐的不幸福来源于他的随波逐流,其实他自己都不清楚需要什么,同时又眼高手低,为人软弱优柔寡断,这些缺点都被读者剖析得清清楚楚。
通过对小说人物结局的分析,读者可以从他人的实例中得到总结经验,从而更好地应用到自己的感情生活中,这何尝不是读书带给我们切实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