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是李怀源老师和常青藤爸爸,通篇是以常青藤爸爸提问,李怀源老师回答的形式来编著的。这本书立足于广大家长集中关心的几类问题,详细而深刻地梳理了0-12岁的孩子学习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家长们介绍正确的语文启蒙方式。众所周知,新教改之后,所有学科对于阅读的要求都大幅度提升,各个科目都会考察孩子的阅读水平。那么,为什么要重视阅读和写作?许多人都能说出许多例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言警句。我们都知道,阅读能开阔视野、充实头脑,阅读能帮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除此之外,阅读的意义还在于通过书本看别人眼中的世界。通过阅读,我们还可以思考并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除了以上两点,阅读对于他们的最大的意义是在阅读中发现自己。孩子们难道只能在身边寻找榜样吗?我认为并不仅仅是这样。因为孩子们还可以去书中寻找自己喜欢的榜样。很多孩子说想成为美丽的公主、拯救世界的大英雄,不就是因为他们在一些童话、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榜样吗?其实无论是国外的童话故事,还是国内的民间传说,大部分都是弘扬良好品质,歌颂伟大英雄,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简单的道理说教难以让孩子们理解,不如就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情节来告诉他们要勤劳善良勤动脑,不能贪图享受,要有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生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要想顺风顺水,要想生活得更好,我们就应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就应该去读更多的书。读的书越多,孩子能提取出来的规律和道理就越多,视野也随之更加宏大开阔。所以对于孩子来说,阅读关乎未来,关乎他以后能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家长如果想要孩子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更加优秀,一定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学校和补习班的教育上,还要明白更重要的是来自家庭的助力。我们都知道,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在家庭里的时间是最多的,家庭的氛围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他们受父母、家人的影响最大,所以他们长大之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大概率会有一些父母的影子。爱阅读的父母营造出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可以帮助孩子自然而然地爱上读书和学习。由于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家庭阅读也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过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家庭阅读都应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李怀源老师认为:阅读如吃饭,写作如做饭。有的人吃了一辈子饭,也不会做饭。所以会读书,不一定会写作,这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人不吃饭就无法生存,人不阅读也无法发展。打个浅显易懂的比方,人吃的食物越来越精致,那么他对于食物各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阅读也是一样。你读的书越多,你就越愿意读好书,对书的鉴赏品味也会提升。而写作则不同。人人都要吃饭,但是不一定人人都会做饭。这是因为写作并不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转化在每个阶段都不一样。在小学阶段,是比较浅显的转化,一般涉及的是引用和化用——这是语言上的转化。为了行文方便,李怀源老师暂且将儿童阅读发展阶段分为0~3岁,3~6岁,6~12岁三个阶段,不过这个阶段因人而异,家长们要结合孩子阅读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首先,0~3岁是孩子建立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以共读为主,听读为辅。如果孩子愿意独立阅读,家长要鼓励。这个阶段的阅读并不是要让孩子认识多少字、理解多少内容,而是要培养孩子养成独立阅读的意识。其次,3~6岁这一阶段,家长应该在亲子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孩子独立阅读。爸爸妈妈们应该都知道,孩子从三岁起,在很多事情上面开始表现出自主性,不再完完全全依赖大人,这个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尊重孩子,表扬鼓励孩子,推动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形成。除此之外,家长在阅读中还要培养孩子的表达习惯,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家长们要及时鼓励,不要吝啬鼓励,要让孩子得到肯定。这样孩子就会更加有动力发表更多的观点,就会更加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6~12岁属于小学阶段,家长应该坚持专长与全面性兼顾的选书原则,建立总结式阅读习惯,以写促读。我们让孩子读书的目的是最终目标不是读得越多越好,而应该是读书时有思考、有理解、有感悟、有表达,能够在读书中判断是非曲直,学会做人做事,这就是让孩子在阅读中发展自己。家长可以多多参与孩子的阅读活动,和孩子多交流阅读心得,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