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网络文学出海热的冷思考 [复制链接]

1#
20世纪末,中国文坛最引人瞩目的现象之一是网络文学的崛起。网络文学搭乘科技与市场的快车,在全球范围内迅猛蹿红,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作品在海内外大受追捧,近年来更是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追文”热潮。在网文评论家的圈子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网文与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称为当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的“四大奇观”。这一说法试图在世界文化背景下对中国网络文学做出类似身份定位的描述,妥当与否姑且不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网络文学,从当初的“海外桃花三两枝”,发展到今天的“最美橙黄橘绿时”,其间确乎出现过不少奇花惊艳绽放的场景。无论从艺术的视角还是从市场的立场看,网络文学所拥有的潜力与前景,即便不能说足以傲视大片、动漫和游戏,但至少可以说,并列其间应是毫无愧色。与大片、动漫和游戏相比,网络文学无疑是后起之秀,但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王国里,网络文学越来越明显地扮演着“活水源头”的角色。众所周知,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相较于传统文学而言,只有20多年历史的网络文学,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摇篮中的宁馨儿。但回头看看这风风雨雨的20年,网络文学发展之快,写手之多,受众之广,影响之巨,着实令人称奇。单就网络文学在海外受到热烈追捧这一点而言,就是一件少有先例的文化大事件。不少论者甚至将其放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高度来讨论,足见兹事体大,不容小觑。一说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人们通常会想到张骞出塞、玄奘取经、鉴真渡东海、郑和下西洋,等等。单就当代中国文学而言,走向海外的创新举措也有不少案例。譬如说年创刊的《中国文学》,以及年该刊主编杨宪益受英国“企鹅丛书”畅销世界的启发推出“熊猫丛书”,还有年试刊的“Pathlight”(《人民文学(海外版)》),这些书刊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从文化输出战略的视角看,我们还会联想到美国的“三片”(即“薯片”、“芯片”、“大片”),日本的“ACG”(Animation、Comic、Game,即动漫、漫画、游戏组成的产业链),韩国的“韩流”(韩曲、韩剧、韩服与韩餐)。从文化发展史的视角看,没有传统的欧洲文化,就没有今天的美国文化;没有中国的盛唐文化,今天的日、韩文化面貌必定大为不同,但今天的美、日、韩,都从文化输入国变成了输出国,这种成功逆袭的文化战略,值得深思与研究。如果以此为背景思考网络小说海外走红现象,可以说这的确是一个具有启示性意义的文化大事件。作为一个有趣的媒介故事,“网文出海热”最有代表性的表述是“中国网络文学已在海外翻译网站引发轰动效应。”它有这样几个基本要点。(一)海外英语翻译渐成规模,数百译者专注中国网络小说。代表人物赖静平,曾在美国外交部门工作,后辞掉工作,专译网络小说。因译《盘龙》大获成功,受其鼓舞,创立Wuxiaworld(武侠世界)网站。(二)中国原创网文网站表示欢迎。代表人物是林庭锋,阅文集团总编,他认为网文海外热有助于整个产业链一起构成庞大的“文化生态输出”。(三)“媒体小编”大声疾呼:流行文化生态开始走出国门!中国网文被老外网民哭天喊地“追更”。中国网络写手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锋队。(四)写手士气大振。网络文学代表作家我吃西红柿:“看到评论,感觉美妙”;写手犁天:“这一轮海外火爆,和此前国内火爆极为相似,大家都觉得更有奔头了。”(五)研究者坚定了文化自信。网络文学代表性研究者邵燕君认为:“一直以来,网络文学被认为是快乐文学、低俗文学,是给人逗乐、解闷的,而此番可以正视自己的地位了。”(六)得到了主流媒体及其评论家的高度肯定。其代表人物李敬泽认为:“自发翻译、在线阅读、粉丝社区的出现,意味着我们整个文化生态的输出已经开始。”不难看出,这个“故事”内涵丰富,具有极大的阐发空间。因此,引起了包括中宣部在内的各方面的高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