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读书真的能提升语文写作和阅读能力吗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徐图,这里有自己积累多年的教育态度与知识观点与大家共分享。

名著是用来提升上限的,技巧是用来弥补下限的。

有时,我们可能并不理解为什么语文老师总是让学生们多读名著。

家长们支持老师的原因也多是因为“这是老师说的”。

“老师”代表了权威,“权威”的话自然是应该服从的,再加上阅读也总比打游戏、玩手机强,因此家长对于让孩子多阅读这件事原则上是非常支持的。

更何况,在我们的认知中,觉得多读名著是与语文成绩成正比的,莫名地觉得多读书,能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

这个认知其实和老师的初衷略微有了一些偏差。

语文老师为什么总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呢?

01从思想层面上讲,是“三观”的建立

名著的作用就是帮我们打好三观的基础,帮助我们构建出一个优秀的底层认知架构,而这个工作是极其漫长的。

因为漫长,不是立竿见影,所以很多人就会忽视、不在意名著的阅读。

18岁之前,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最佳时机。我发现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的父母都没有对我们强调过阅读,也不会特别要求我们去阅读。

所以我们的三观取决于父母的三观:父母三观正的,孩子就正;父母三观不正的,孩子的三观也就跑偏了。

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三观,加上现在又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网上充满了各种诱惑,你会不会一边骂这些为了博眼球无所不用的人,一边又忍不住地加入他们,哪怕是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线”呢?

如果能有自己正确的三观,也许就不会这么纠结。

我们就说“笑贫不笑娼”这个现象吧?现在有多少人是“笑贫不笑娼”的?

可是假如,我们看过《包法利夫人》、《苔丝》、《茶花女》、《娜娜》等这些名著中的哪怕一本,我们就不会被网络上流行的那套“外貌至上”、“笑贫不笑娼”这样的风气带歪:他们拿茶花女被贵族们众星拱月、娜娜攀上权贵这些片段来宣扬外貌至上,要嫁有钱人的观点,而不去谈这些女性最后悲惨的命运。

而认同了这些观点的人,我觉得就是被骗了。

一个优秀的底层认知能够避免我们被骗,名著能够帮助我们产生自己的思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以名著为基础奠定的思想体系,会让人一生受益无穷。

02字、词、句的积累,培养鉴赏能力

名著阅读当然可以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优美的字、词、句那种直达人心的震撼是能够带给阅读者醍醐灌顶般的提示的。

当我们达到了一定的阅读量,自然对于文章的好坏能够一眼看出,也就具备了品鉴的能力。

但是,多读好书与语文成绩的提升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

因为,语文成绩的提升不仅需要多阅读,还需要掌握“答题套路”。

是的,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作文都有套路,也就是一个答题的“模板”。

其实这也与理科学习有些类似,掌握规律,理解了套路,即使阅读量不够,语文成绩也不会太差,但是上升的空间也很有限。

但是反过来,如果一个阅读功底深厚但是没掌握到套路的学生,一旦掌握了套路,那么他语文成绩的提升空间是非常大的。

归根到底,多阅读是培养一个人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以及三观的认知架构。

这些东西对学习有帮助吗?当然是有的。

只有建立了正确的三观,我们才能明白学习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是为谁而学习、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对于学习有了主观能动性,他才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努力学习,家长才能真的“不用操心孩子的学习”;但是如果他不能够有这样的认知的话,再加上学习的困难与日俱增,“畏难”心一旦作祟,那成绩可能真的会再也走不上去。

同时,理解能力的增加,对于我们各科的学习都是有益的。理科不仅仅是简单枯燥的纯计算,理科学习也是需要理解和分析能力的。

如果你连一道题的意思都没读懂,目的都不清楚,你又怎么能把这道题做对呢?

阅读的作用是巨大且深远的,我们不要因为一时没有看到成绩的提升否定它的作用,继而抛弃阅读。

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

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

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