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德国父母主动选择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复制链接]

1#
在我们牛牛成长的家长群里,每天都有许多家长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教育模式这个话题,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教育来说,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针对不同孩子的特性进行相对应的培养才是最适合的。今天牛牛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希望通过介绍德国家长培养孩子的方式,给广大的中国父母带来一些参考。一说到德国,很多人会想到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万宝龙、西门子、徕卡、卡尔蔡司、阿迪达斯等等各行各业的经典品牌。又或者,想到马克思、叔本华、尼采、歌德、雪莱、海涅、巴赫、贝多芬、莫扎特、高斯、爱因斯坦、开普勒等等各个领域的世界名人。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把移民美国、加拿大的德裔算上,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超过人。为何如此多的优秀产品、世界经典在德国诞生并且长盛不衰?为何只有多万人口的德国,竟拿走了近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为何两次世界大战都由德国而起,而后德国经济依然能引领欧洲,德国人依然在全球受到普遍尊重?答案还得从德国的儿童教育说起。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如今众多中国父母的共识。在这种意识下,中国的父母要为孩子争取最好的教育资源,进最好的学校,请最好的老师,孩子要预习,要考试,要复习,还有做不完的课外作业,参加不完的兴趣班。然而在德国父母眼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伪命题。中国的观念向来是孩子“越聪明越好”,早早学会识字算数,背诗词,参加奥数班,父母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孩子考得好。德国的学前教育提倡的,却是“不要过度开发儿童的智力”。德国的幼儿园不分大中小班,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孩子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他们“不过早开发孩子智力”的目的,是避免让孩子的大脑变成硬盘,以留给孩子的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开发潜力。他们认为,过早的给孩子灌输大量知识,会导致孩子的大脑僵硬,僵化孩子的思维,从而让他们不善于独立、主动思考。德国的幼师们,会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让他们做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比如学习社会常识和礼仪公德,参与到团体游戏、手工制作中,从“玩耍”中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和行动力。②德国的小学不鼓励通过学业考试来竞争,他们认为让孩子的童年幸福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老师认为孩子不应该那么辛苦,童年就该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所以德国的小学在一、二年级不设成绩,三、四年级才将成绩划分成1到6分,1为最高分,5、6分代表不及格。但1分的学生并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老师们反而重点“关照”不及格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理念就是教育均衡。德国的教育是一种“达标文化”,能把5、6分的学生提高到2、3分,对老师来说就是成功的授课;孩子能得到3分,家长就已经满足了。与中国的老师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尖子生身上不同,德国的小学不以培养精英为目的。他们认为孩子到了大学才是深造、精进的时候,小学教育的重点是帮助成绩差的学生。但宽松的教学方式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老师会记录每个孩子平时的表现,家长在期末会收到孩子的成绩单,但这份成绩单只有家长和老师知道。这是德国教育侧重平等公平的一种方式,他们不会以分数为导向,而是尽量让所有的孩子都处在一个平等的水平线上。③德国的强大教育体系,除了学校、家庭教育层面,还有社会教育层面的作用。德国家长对待所有孩子都是一视同仁,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负责任,这个下一代不只指自己的孩子,而是社会所有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德国的未来。德国的小学教育重点不在于传递知识,而是传递“方法”和“道理”,包括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公德心”也包含在内。也因此,德国的小学教育没有班级排名,运动、艺术、手工和自然科学,为孩子提供各种可能,在这些自我兴趣的探索中,德国的孩子们往往形成一两项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静或动,或文艺或科学,个性鲜明,各有所长,形成后期“教育分流”的雏形。从学龄前开始,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德国的教育在每个阶段都呈现鲜明的特色,但始终贯穿各个阶段的理念,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品是最强的武器”。④说到人品的养成,就不得不提德国的家庭教育。德国人尤为重视家庭教育,德国甚至把父母教养儿童的义务和准则明文写入宪法。比起传授知识,德国家长更看重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高尚的人品和情操。在他们看来,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人生。比如独立自主。从家庭到学校,家长和老师都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养成,让他们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如厕,独立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比如礼仪规则。德国家长经常把“对不起”、“请原谅”和“谢谢”这类的词挂在嘴边,充分尊重孩子,带头让孩子学会相互尊重;家长也会以身作则,答应孩子的事情绝不食言,告诉孩子准时、礼貌、谦让,时刻保持自律和公德心。比如自信。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孩子会更自信,在与父母的谈话中他们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德国的家长更不会用学校的成绩丈量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是鼓励和赞扬。比如理财。与“穷人家的孩子富养”相反,德国家庭反而是“富人家的孩子穷养”,德国家长会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或者让孩子完成家务才能得到零花钱,避免不劳而获,养成节俭和勤劳的生活习惯。比如严谨。季羡林先生曾说,我读了9年大学,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德国留学时学到的。季先生说的就是德国人搞学术、做科研的严谨态度,而这种态度也是他们从小养成的。比如爱心。很多德国家庭都会养宠物,让孩子亲自照料,孩子在与这些生命的相处中学会尊重生命,充满爱心和同情心。比如阅读。德国家长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阅读,主动捧起书本为孩子作出榜样。在德国,读书应该是除了足球之外的,几乎全民都喜欢的一件事。德国有近家书店,1.4万多个图书馆,藏书量超过1.3亿册。他们认为读书可以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了他们不断的阅读。德国的民富国强,背后少不了阅读的力量的推动。马丁·路德·金曾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战后的德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与他们“严谨”、“勤奋”的民族精神密不可分;而德国人如今在世界上得到普遍的尊重,又与他们良好的品德和人格息息相关。这种品德、人格和民族精神的养成,是他们在孩子的心灵深从小处种下了美好的种子。在家门口上世界的体育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