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湖南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成就展开幕华声 [复制链接]

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30日讯(记者龙文泱摄影记者田超通讯员杨庆怀)从2个图书馆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覆盖全省,新中国成立70年,我省公共图书馆为百姓提供的精神食粮越来越丰盛可口。今天,由省文旅厅主办的“新时代,新作为——新中国70年湖南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成就展”在湖南图书馆开幕。从建于年的湖南省图书馆,到如今的24小时图书馆;从20世纪80年代读者用单卡收录机、90年代用于借阅图书的台式电脑,到现在的液晶电脑、3D打印设备……本次展览分为保障篇、服务篇、成果篇、荣誉篇、馆员风采篇5个部分,用图片、实物、图表展示了70年来我省公共图书馆馆舍建设、办馆条件、文献资源、读者服务能力、现代化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棕色的“三十抽屉书目卡片目录柜”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湖南图书馆读者查找图书的主要方式。“A类是领导人著作,B类是哲学书籍,C类是社会科学书籍……读者根据分类索引,在目录柜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把卡片上的序列号报给图书管理员查找。”湖南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邓签回忆,20世纪70年代末她到馆里工作时,目录柜就在使用。90年代初期,湖南图书馆引入了电脑检索图书,目录柜使用到21世纪初期才淘汰。大大的屏幕,前方的操作台上有几个按钮……邓签介绍,这是一台旋转棱镜电动阅读器。“20世纪90年代,许多珍贵的书籍容易损坏,但是还没有电脑可以数字阅读。采取的是用胶片拍摄,通过旋转棱镜电动阅读器扩大胶片的方法阅读。我们又叫它读者用微缩阅读器。”“新中国成立时,湖南的公共图书馆只剩下湖南省立中山图书馆和南岳图书馆。如今,覆盖全省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已建成。”湖南图书馆馆长贺美华介绍,截止到年底,全省已经建成公共图书馆个,基本实现了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全覆盖。全省公共图书馆纸质藏书总量突破了万册、电子藏书总量余万册,每年服务读者达余万人次。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