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多种方式 [复制链接]

1#
宁夏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m/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会知识来不断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能力的增加,学校是一方面,家庭教育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知识方面家长肯定是比不过老师专业,但如果说到生活,说到人生经验,父母能教会孩子的有很多,可以说很多社会能力最初都是从家庭这个课堂中学会的。

从儿时开始,孩子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到学会自己上厕所,刷牙,大到能够自己出门帮父母买盐,在家庭决策中贡献自己的意见等等,这些对于一个人自尊和自信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方法也不止一种。从小事开始,如果孩子能够学会灵活应对,一通百通之后,他们的社会能力在将来也会是灵活多变的。

最开始甚至可以不用直接解决问题,而是用假设的方式,比如说在和孩子共读或者是做游戏的时候,家长提出问题,然后问问孩子觉得可以怎么做,他说出了一种解决方式之后,再问问孩子有没有其他的方式。

这样形成习惯之后,孩子可能在实际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下意识地寻找多种问题的解决方式。

这其实就是在引领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在面对问题和冲突的时候能够更加学会变通,而不是僵化死板的片面思考。

当孩子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产生冲突,又或者在学校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向父母抱怨的时候,家长是直接告诉孩子处理矛盾的解决方法,还是用命令威胁的语气让他把弄乱的房间重新整理干净呢?

家长要做的其实是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游戏,对话等等,来教会孩子自己处理问题,并且在过程中逐渐累积经验,体会他人感受,从而和谐适应环境,更好与人相处,成长为一个社会能力强,充满自信的人。

1.学会独立思考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是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关键。当孩子因为得不到东西大哭大闹大的时候,家长要怎么办呢?这些情况在孩子身上是经常发生的。

对于家长们来说,白天上班已经疲惫不堪,如果下班回来遇到这些问题,一定也是焦头烂额,所以处理问题的时候情绪都不会太好,不是不耐烦就是严厉指责批评,觉得孩子不懂事,不理解大人的难处。

懂得察言观色的孩子可能还有一些作用,但如果非常自我的孩子可能就会不顾家长此刻的心情,依然我行我素。

之所以管教孩子的方式不管用,是因为大人会在管教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输给孩子,会命令他们应该做什么。

但却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个体,其实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也愿意思考,并且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因此家长要做的并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做什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想,接下来该如何去做,以及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很多时候父母为了急于解决问题,并不会仔细听取事情产生背后的原因,下意识地就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所以家长应该在全面了解事情详细过程的基础上,代入孩子的角色,和他们一起尝试解决问题,并且要让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孩子口中说出。

这个技巧的重点就是父母的包容和耐心,过程中作为事情的参与者而并非决策者。在对话中既要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又要引导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法不一定只是对话,还能通过游戏或者其他方式来进行,关键看和孩子一起处于什么样的情境之中。

2.理解他人感受

理解他人感受,是愿意化解冲突的前提,这一点在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的时候尤为重要,如果父母直接出面干涉,不管孩子的想法,即使解决了这次问题,可能下回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让孩子思考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并用这种理解来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是最有效的方式。

家长可以在游戏或者是看视频的时候,让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来判断别人的感受。如果表面看不出来,还能采用问的方式,这样会更加直接和准确。

这样孩子就能因为对方的反应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说话以及行为方式,这就是共情的基础。

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没有养成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长大之后就会容易变得自私和不近人情。

3.寻求多种解决方式

寻求多种解决办法,考虑后果择优而取,有的时候在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提出的方法可能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鼓励他们再多想一个方法,这就能逐渐帮助孩子建立思考过程,让他们知道,事情不只一种解决方式,而且遇到问题不用很快就放弃。

过程中家长可以让孩子将所有的办法都写下来,逐个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能因为办法不切实际,或者早就能看出这种方法不行就急着否认,而打断孩子的思考过程。

不管对错都先写下来,鼓励孩子多想办法,是实施问题解决方式的关键所在。

当孩子想出多种解决方式之后,就可以接着引导他们想一想每种方式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那这个办法就是错误的,需要剔除,帮助孩子思考事情的因果联系。

只要不是暴力或者是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方法,家长都可以鼓励孩子去试一下,如果这个不行,就换下一个。这样才能让孩子越来越自信,社会能力得到提升,知道如何正确解决问题。

孩子3-6岁,这段时间都非常喜欢听故事,因为宝宝的大脑对声音特别敏感,接收的也特别快,你可以每天抽出20分钟给孩子讲一个甚至几个睡前故事,既能让孩子安安静静入睡,又能间接性的提升宝宝的想象力,开发孩子的右脑,让孩子更聪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孩子长成什么样,取决于父母如何教导!尤其在3-6岁的时候,是培养孩子优秀人格、优秀品德及良好行为习惯的最重要时期,多数父母忙于工作,缺失了很多对孩子的陪伴和教导。

父母再忙我们也要抽点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有套绘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读给孩子听,分享给大家,尤其对3-6岁的孩子很有帮助。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作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作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如果我们总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为何不陪他们看看故事书,谈谈心得体会呢?这也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和羁绊。

绘本里印刷的字体很清晰,纸张也很不错,方便孩子健康阅读。

59元全套10册儿童绘本,平均下来一册都不到7块钱,不过就几根棒棒糖或者一顿早餐的价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过就忘,可孩子从绘本里学到的道理,却可以记得一辈子,爸爸妈妈们何乐不为呢?

有需要购买的家长朋友们,点击以下商品卡即可购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