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阅读天幕红尘心得真正的男人,应当具有 [复制链接]

1#
我最近读完的一部纸质长篇小说是神秘作家豆豆的作品《天幕红尘》。#阅读自有力量#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天幕红尘》

该小说,写的是奇人叶子农,因执迷马克思主义研究而旅居德国,因朋友罗家明信任他的理念“见路不走”,于商业竞争中取得空前成就,却又在前苏联解体时自杀,欠下巨额债务。

敢于担当的叶子农,通过巧妙且不违法地操办一起国际劳务输出,成功让一众人实现合法“变相移民”,由此赚到一笔大钱,在极短时间内为死去的罗家明还清一切债务,由此获得一群债主的信任,得到香港女星戴梦妍的爱情,但也因之进入国际相关组织的视野,惹出麻烦,直至于祖国安保部门的协助支援下得以摆脱,安然无恙归去。

豆豆写过三本小说:《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及这本《天幕红尘》。前两本小说已改编成为电视连续剧并不播出,尤其是《遥远的救世主》改编为电视剧《天道》之后,当中的男主角丁元英(王志文饰)不胫而走“红”,常年有人为其在网上喝彩,甚至撰文晒出研究之心得笔记,广受瞩目,甚得好评。

豆豆在《天幕红尘》当中,像在《遥远的救世主》中创新出词汇“文化属性”、塑造出男神丁元英一样,创新出词汇“见路不走”,塑造出男神叶子农。

叶子农有多神呢?

小说通过罗家明的爱人这么描述:那是年,(罗)家明还在北京开公司,有一天家明办公室来了一个陌生人,说是有个项目希望家明给他5万元投资用一年,然后返还家明50万,他拿出块钱放到桌上,说我就买你5分钟的时间。家明说骗子我见多了,我就给你5分钟,我倒要看看你能出什么骗招儿。结果等那人说完了,家明拿出块钱给他,说温州人向来都是赚别人的钱,你要能到温州赚来温州人的钱,我就给你投资,说你要是骗子,你的学识也不是一般的骗子,这点小钱就当赏识你的学识吧。过了半个多月这人又来了,他拿着那钱真去温州做了笔生意,赚了块钱回来,所有过程都有据可查,那不是作假能作出来的细节。家明是说话算数的人,二话没说甩给他5万。

叶子农所有的言行支撑均来自其自身悟出的“见路不走”理念或曰人生哲学信条,不但让罗家明着迷,也让老九等人对其崇尚不已。然而,叶子农对赚钱并无兴趣,反倒对研究父辈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充满了热情,进而留学德国,专门研究之。

叶子农的“见路不走”,其字面意思很容易让人误会,而其实质含义则带有这样的内涵:灵活,创新,大悟。

他的这个四字名言,让信奉者罗家明进入到人生新的境界,但也付出了生命代价-于前苏联解体之前夜自绝于世。在面对老九惋惜这位朋友时,叶子农说:“见路不走是提醒他,甭琢磨什么高人、高招儿,是让他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是让他实事求是的,可他还是奔高人高招儿去了,这一奔可就瞎了。罗家明就是这样死的,你要往那儿奔,你也死。"

可见,叶子农的“见路不走”,既是座右铭,也是明灯,是个人修为,更是成就和涵养,是说不清,道不明,是可意会,不可言传却又并不神秘之一“学”。见路不走,即见因果。而实质却是实事求是。

可怜罗家明并没有体悟到深刻之处,造成可悲之结局。而正是这样的故事,前半部小说就已经完满地塑造出男神叶子龙。这也恰好是豆豆的拿手好戏。

我问过一些读者,也包括我自己,大家对叶子农创新出的这个词汇和衍生出来故事情节最是念念不忘,而此后才是他勇敢承担债务并神奇般还清罗家明所欠,获得包括戴梦妍、老九在内的一大群拥趸。

在我看来,《天幕红尘》比《遥远的救世主》写得杂乱一些,叶子农人物形象也没有丁元英人物形象鲜活。而小说前半部也较小说后半部写得好了许多。全本小说,豆豆的各种思考倒有不少,但艺术感染力还是不强。

我个人以为,《天幕红尘》在中国当代文学的长廊里,有它不可或缺的显要位置。因为它成功塑造和诞生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应当具有这样的真正风釆:有担当,敢负责,成大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