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相女生对声音敏感,无法专注学习,催眠下 [复制链接]

1#
北京都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本文字数约:字

阅读时间约:12分钟

本文章节:

01、她坚持中止干预,却很快病情波动了

02、她对声音极度敏感,与父母频繁争吵有关

03、急于减肥、盲目运动,反而膝盖受伤,陷入焦虑

04、为什么一次温馨的父母陪伴,反而成了心理创伤?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双相障碍、抑郁症患者翠莹的第4篇案例文章,详细分享她接受深度心理干预、走向康复的过程。

翠莹前3篇的案例文章,里面写了她的病情和症状,以及通过深度催眠找到的很多心理创伤事件。

再次解释一下,翠莹的症状复杂、病情严重,她的深度心理干预过程较长,有可能还需要1到2篇文章才能分享完毕。为什么我们要那么详细地,把她每次深度催眠下处理的问题、发现的病理性记忆事件记录下来?

因为,这些病理性记忆,尤其是心理创伤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父母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还有些是孩子在校园、社会中遭受的心理创伤事件,但父母没有及时重视、积极应对。

希望患者父母们能认真阅读这些事件,对照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过相似的经历,更要对照自己是否有类似的、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这往往就是孩子患病的心理根源。理解根源后,父母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

所以,非常期望广大读者能够从我们的案例文章中得到启发,帮助孩子们加快康复。如果对我们的深度心理干预技术有兴趣的话,也能通过案例分享加深了解。

01、她坚持中止干预,却很快病情波动了

讲到,翠莹接受了第10次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后,她觉得自己的情绪已经很稳定了,学习障碍也明显缓解了,跟爸爸和弟弟的相处问题似乎也不那么严重了。

翠莹她对康复和复学都充满了信心,就提出先结束深度心理干预,回家后再在我的指导下逐渐停药。

其实我和Lucy当时都觉得她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处理,比如她跟爸爸的关系还是不理想,她面对弟弟时仍然容易生气,对于复学,她也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她还处于比较快速减药、撤药的时期,情绪可能会有较大波动,翠莹的爸爸妈妈也不放心。

可是翠莹坚持要回家,我们只好同意了。我告诉她妈妈,由这件事可以看出,翠莹自以为是、比较缺乏自我反省的性格特征仍然比较明显,只要自己认定的事情很难再听进别人的建议。

所以,我叮嘱妈妈回去一定要注意对女儿的陪护和观察,她和翠莹爸爸还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如果那些还没处理的问题没有爆发,在他们一家人的努力下,翠莹真的就此走向康复了,那当然是好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如果问题还是爆发了,翠莹的病情又反复了,他们要及时告诉我们,必要时再继续接受深度心理干预。到那时候,翠莹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自以为是,这有助于她自我反省,对她的康复来说也是好事。

翠莹父母表示感谢,说一定会把我的建议记在心里,保持联系。去年年底,他们回家去了。

两周过去了,一切似乎风平浪静。两周后第3天,翠莹妈妈发来了女儿的近况反馈。她说女儿已经完全停药了,状态有点波动。

翠莹有时会失眠,进入生理期时会情绪低落,但她说尽管低落,但也比以前好很多。她还说身体不舒服,头晕、头疼、上火厉害。

她洗澡的时候一直哭,说总觉得有人盯着自己看,说被偷窥的感觉已经有挺长时间了,只是之前有别的情绪压着所以没觉察到,现在变得非常明显,还摆脱不掉,很痛苦。

翠莹妈妈有点着急,她想知道这些到底是停药反应、熬一熬就过去了,还是女儿有复发迹象?

我告诉她,身体上的不适、失眠、情绪低落,确实有可能是停药反应,但也不排除这背后有相应的心理创伤,因为停药而浮现出来了。

至于她洗澡时觉得有人盯着自己,这叫做“被监视感”,如果不及时应对的话,有可能会发展为幻觉、妄想,风险较大。

而且可以肯定,这个症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的,父母要跟翠莹就这一点进行深入沟通,告诉女儿这是创伤导致的,翠莹要提高自我觉察能力,要清晰地明白现在洗澡的时候不可能有人盯着她,出现“被监视感”的时候不用理会。

又过了两周,翠莹妈妈再次发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