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组织读书朗诵活动,所教学员参加各类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经常去机关、社区开展公益讲座,让大家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你有多久没有朗诵了?很多人也许觉得朗诵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其实,朗诵属于每一个人。作为十佳阅读推广人的张志青说,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手段。
朗诵的基础是阅读
“看到孩子们拿着话筒站在台上,是感动的。”作为区教师进修学校一名任“朗诵”的专业教师,张志青说,朗诵,是基于思想和情感的阅读行为,很多时候会超越朗诵本身。
时光追溯到多年前,张志青在取得南艺高级朗诵辅导教师的证书后,面对“很多人都不知道朗诵是什么”这一现状,她开始思考起来。于是,年,朗诵班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正式开班了。
“刚开始没有人愿意在朗诵上下功夫,也没人认为朗诵重要,当时朗诵班就一个班,二十几个人。”张志青告诉小编,朗诵与其他艺术课程不一样,它看上去是一门课程,实际上是教育,涉及到人的思想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朗诵的重要性,像今年所有的秋季班共有余名学生报名参加,人员‘爆满’。”
给孩子们上课时,张志青一直强调,只有润浸了朗诵者的经历、体验、思考、情感、疑问等等,才能真实、真切起来。“我们朗诵班的学员参加区里、市里、省里甚至是全国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很多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说到朗诵班的孩子,张志青一脸自豪,“朗诵班里的学生还有幸去到大金山、红色李巷等景区义务宣讲,‘小小解说员’的角色扮演对小孩本身来说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对来溧的游客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宣传。”
积极组织读书朗诵活动
“从很多人不知道朗诵,到现在央视等各大节目的推出,朗诵走进了大家的视野里,并受到了重视。”张志青坦言,近十年的奠基,现在大家不会再问什么是朗诵了,这是一个进步。
“朗诵班开班以来,很多孩子都‘长大’了。”张志青说,从一开始的照着书本一通念,到后来会去了解书本中那个故事的时代背景、人物所处环境等各方面,会为了“感同身受”,阅读相关书籍。站在台上朗诵的那瞬间,很清晰地看到他们真真切切的成长了。
据了解,张志青还经常受邀去机关、党校、社区等地开展公益讲座,让大家喜欢阅读、爱上阅读。“接下来,我们将在学友书舍筹划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并将其打造成朗诵家协会的文化宣传主阵地。”同时还是区朗诵家协会副主席的张志青表示,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朗诵的行列里来,让有声的阅读“点亮”生命。
最溧水/今日溧水记者陶红
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