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玫瑾孩子聪不聪明,用不着做测试,智商高 [复制链接]

1#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论证:儿童的学习发展过程,经过双手的操作及感官的刺激,学习效果比未受过刺激的孩子快4倍。

根据科学研究证明,孩子智商的高低主要来源之一是父母的遗传和后天的培养,都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大”,我们从孩子小时候就能看出他聪不聪明,而且许多老人喜欢翻看孩子的手,“看手相”更是由来已久。常说手脑结合并用,手是孩子大脑进化的动力,经常用手就跟用脑的道理一样,只有手经常活动,才能促进大脑的思维活动。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节目中也明确直言:孩子聪不聪明,从“手”就能看出,父母别不相信。

人们手指上的神经错综复杂,每一根神经都能够引起大脑的反应,所以孩子的每一个即使是微小的动作都离不开大脑的支配与控制,手部越灵活,更容易促进大脑的运动中枢的发展,孩子也会变得更聪明。孩子在做手部游戏时,大脑也在跟着运转,不停地发挥着属于它的功能,从而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与操作对于智力潜能的激发,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喜欢到处乱涂乱画

想必很多宝妈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就是孩子在两岁以后经常在墙上涂鸦,雪白的墙壁往往变得一片狼藉,弄的衣服上、地板上到处都是画墨,不好收拾也十分难清理。这时父母往往会大声地斥责孩子,还会警告孩子再也不许这样做。实际上,墙上的一笔一画看似十分抽象的图案正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而父母的严令禁止严重扼杀了孩子绘画天赋的发展。

两岁的孩子正是对外界产生强烈好奇心的时期,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即使在家长看来十分幼稚的问题,也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颗疑问的种子,比如:皮球为什么是圆的?门为什么是有棱角的?在产生了这些疑问后,他们便极力地想要把这些用画笔表现出来,这时父母应该做的是悉心呵护孩子的求知欲望,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借助这一能提升孩子认知能力的高峰期,多陪孩子看一些颜色鲜艳、图案生动的绘本是十分有效的。因为此时孩子正处于绘画敏感期,对图形和颜色都是十分敏感的。

手指很灵活

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极为敏感,总想试着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周围的一切,试图用这样的方式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甚至改变世界。孩子小时候喜欢玩玩具,不仅是因为玩具可以带给孩子乐趣,更因为可以让孩子的手有事可做。手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所以家长平时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手指训练,刺激大脑发育,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动手能力很强

大部分有了娃的家长都会变身为朋友圈晒娃狂魔,而我们发现在朋友圈的各种晒娃大赛中,能力突出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引起大家夸赞。

他们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各类手工创意搭建、可以很轻易地做出一个机器人、可以很溜地玩转魔方简而言之,那都是一些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

我们经常说心灵手巧,事实上,应该说是手巧心才灵,孩子通过手部的活动可以变得更加聪明,如果你的孩子拥有很强的动手能力,那就恭喜了,你拥有一个高智商的娃!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阅读能够活跃脑细胞,孩子喜欢阅读,就更聪明!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岁半-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在3岁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作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作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如果我们总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为何不陪他们看看故事书,谈谈心得体会呢?这也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和羁绊。

有需要购买的家长朋友们,点击以下商品卡即可购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