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语文考试像内分泌失调,北大教材主编 [复制链接]

1#

学霸拼数学,学神拼语文!

以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告诉你,大语文时代,学霸拼数学,学神拼语文!

不管你是响当当的大学生,还是,名校毕业的曾经学霸,如果有了孩子,翻开孩子的课本,都会发现:现在的语文已然不是当初的语文,大语文时代,课本越来越难,考卷越来越难!

有多难呢?一位家长吐槽:全班56人,很多“炫技”式的题型,只有一两个孩子拿到分,剩下的全军覆没!

语文拿不到高分,就别想,学校了!

邻居家一个男孩子,高中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尤其是物理和数学,高考这两科都是满分,真的是物理和数学的学神人物。但最大的短板就是语文,怎么补都赶不上来,高考语文不到分,最终无缘,,只能让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学。

其实别说初高中,就连小学语文想考满分都成了奢望,很多孩子在小学就把学语文的兴趣消磨掉了!无穷无尽的知识点,尤其是古诗,文言文的背诵,不理解还要硬背,否则考试你就拿不到高分,有人形容语文考试已经严重“内分泌失调”。

语文考试“内分泌失调”的4大表现

1/题量大到答不完

“语文高考最后就是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以前觉得这是句吓唬人的话,现在完全应验。

据统计高考语文:

卷面阅读量00字+考试时间分钟作文平均需要50分钟剩余分钟完成前面题目阅读速度00字除分钟,等于每分钟字要想做完题,阅读速度要远高于字每分钟

年高考语文1卷难度调查:

2/古诗词内容占比大

中小学生语文教材“大换血”,古诗文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古诗,小学6个的年级12册共有古诗篇,约占课文总数30%,与原有人教版比,增幅80%。

所以孩子从一二年级就开始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古诗75+80》其实孩子根本不懂其义,老师没时间讲,家长也讲不明白,孩子只会背有什么用?

怪不得有人说:中国教育本质上还是应试教育,一堆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压得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去创新。

3/学课本,考课外

语文的难,难在老师主讲课本,孩子累死累活学课本,结果考试时,课内只考一点点,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作文占大头,到底这课本学来干什么用?

很多老师鼓励孩子大量课外阅读,尤其是温儒敏的书都是必读书目。新教改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鼓励读书是好的,但是大量的阅读需要时间,孩子的时间根本分配不过来!

4/每个年级的难度“三级跳”

官方教育方针是禁止学前教育,幼儿园不允许教字,不允许教数学等等,但是上了小学就会发现每一个年级学的知识点难度都是跳跃式的。

比如原来一学期学期学的拼音,现在一个月就讲完。一年级识字量有限,就开始了看图写话字。二年级还语言还没组识明白呢,写作文就要求字以上。还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理解,别说孩子,有些家长都要理解半天。

比如下面是一道三年级的语文试卷,阅读理解部分分别选了课内和课外,课内部分难点题型是: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通过这句话,从中我们能看出来什么?这是道开放性题,如果不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很容易写错。

课外部分更加大难度,问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其实这应该是六年级的题型。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的话,让人瑟瑟发抖

我的专业不是语文教育,是现代文学史,主要精力也不在语文研究上,这方面偶有心得,时而提些看法,只能说是“敲边鼓”——温儒敏

提起温儒敏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如果说:就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主编,大家就不陌生了。就是他提出的让15%的学生高考做不完题,足以让人瑟瑟发抖。

作为北大教授,最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