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三语文考115分算学好语文了吗权威文件 [复制链接]

1#

有人问我,初三语文期末考试时孩子的语文考了分,算不算学好语文了?我说这语文学得好不好,仅仅是看这个分数还真的不能下定论。我们知道,初中三年是义务教育阶段最后的三年,这三年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就要面对中考这一残酷的选拔性考试。那么如何判断初中生三年的语文学的怎么样了呢?其实是有一个权威的文件的,那就是教育部发布的,于年正式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它不但是对初中生语文课程学习进行评价的最权威的标准,还是编撰语文教科书的根据呢!这个文件里面对初中生(7-9年级)语文需要达到的标准有很明确的规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语文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常用汉字识字量累计达到个左右。

这个是指从小学到初三一直累计的量。

2、正楷书写熟练,会写行楷,书写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临摹名家书法。

初中开始,学生要慢慢学会写行楷,同时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加快速度。可能写毛笔这一块儿比较容易被忽视,其实毛笔书法对于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品味都很有裨益的。

赵孟《胆巴碑》

3、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强调的书写习惯和执笔姿势,有多重要就不用多少了吧!

二、阅读

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字,掌握略读和跳读的方法。

初中语文对默读的要求多了速度的要求,比起五六年级每分钟多了字的要求。尤其要注意的是略读和跳读的方法培养。

2、能把握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读完文章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3、掌握阅读不同的文章体裁的技巧。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4、掌握一些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积累一些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语法知识包括:包括词类、短语、单句、复句、病句修改等。

常用的修辞手法:排比、反问、拟人、比喻、夸张、对偶、反复、借代、对比、通感等。

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主要是一些名家的代表作等常识,文化知识的范围比较广。

5、阅读类型广泛,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名著举例:《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

背诵古诗文准备一本古诗文识记书即可

三、写作

1、观察细致,能抓住事物特征,写出自己的感受。

2、写作时有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初中生而言十分重要,真正能下笔成文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一篇好的作文,往往离不开这几个环节的精心打磨。

3、表达时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准确把握文章的先后顺序、详略,做到条理清楚,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语言之妙,存乎一心,具体在作文时要做到能够轻松地运用到这些技巧,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和磨练。

4、能撰写不同体裁的作文。

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5、能按要求进行缩写、扩写和改写。

小学五六年级就已经接触过此类作文,初中阶段对此类作文的要求更高。

6、能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与他人交流,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字的习作。

初中阶段最好能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因为记日记既能帮助总结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还是非常好的练笔形式。初中阶段的语文也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写作的速度:45分钟内完成不少于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倾听时能结合他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理解,发表观点时自信、清楚、连贯,能利用自己的表情、神态和动作增强感染力。

比起小学五六年级的口语交际要求,最大的特点在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