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油菜的两种常见严重病害,你知道该怎么处理 [复制链接]

1#

油菜菌核病属真菌病害,俗称烂秆症。是油菜产区重要的病害之一。该病病菌除危害油菜外,还侵染其他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作物。寄主从幼苗到成熟期均可发病,终花期以后发病较重。在成株期,叶片发病,多从植株的下部衰老叶边缘开始,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后变青褐色,形成不规则轮纹状圆斑。多雨高温时,在病斑上可见到白色霉状物,菌丝蔓延迅速,病斑极易穿孔。茎秆发病,多数在主茎的中下部,初期为淡褐色水渍状梭形病斑。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白霉,呈软腐状,但无臭味。干燥时茎秆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纵裂,呈乱麻状,内生有黑色长圆形、不规则形或鼠粪状菌核。果荚受害,呈灰白色或白色,内生有细小菌核。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可在接近*熟时,在田间选取无病健株,单打单贮,留作种用。

(2)种子处理。种子播种前要先筛去粗大菌粒,后用波美1.03~1.10度的食盐水(即5千克水加食盐0.5~0.75千克),除去上浮的枇粒和菌核,将沉入下部的种子洗净,即可催芽或播种。

(3)轮作或做好排灌工作。最好实行水早轮作制度,早地应与禾本科作物大面积轮作,轮作年限应在2年以上。加强田间管理,对地势较低,排水不良的地块,整成窄畦,开沟排水,天旱时实行沟灌,避免漫灌。清除脚叶,集中处理,以减少病源。在终花期,摘除病、老、*叶,切断再侵染途径,使株间通风透光。油菜脱粒后,集中烧毁茎秆和残渣。

(4)选栽抗病良种,应避免过早播种。

(5)药剂防治。在油菜生长的开花期,当叶发病率在10%以上,茎发病率在1%以下时开始喷药,用药1~3次,每次间隔7~10天。常用药剂:40%的纹枯利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50%的异菌脉可湿性粉剂~倍液。使用以上药物时应注意集中喷施于植株的中下部。

油菜病毒病属病毒病害,又称油菜花叶病。该病病菌除危害油菜外,还侵害十字花科的多种蔬菜。该病表现症状因不同型油菜而不同。甘蓝型:发病较晚,一般表现为系统性*斑和枯斑,以*斑为多。叶片上常见有散生的近圆形的*色斑点,似花叶,以后*斑中央出现褐色枯点,有的*斑周围还出现圆纹,受害叶不皱缩,但提早枯落。茎部受害,表现出褐色条斑。荚角受害后扭曲。多数能抽墓开花,少数在抽墓期枯死。白菜型和芥菜型:发病较早,受害叶片明脉、花叶,浓绿、淡绿相间,叶片常皱缩、卷曲,浓绿部分上凸,淡绿部分下凹,畸形。发病轻或发病较晚的植株,虽能抽慕,但病株明显矮化,叶片丛生,蒸、茎缩短弯曲,质脆易断,花器丛生,角果畸形。油菜病毒病主要是由蚜虫传播的。

防治方法:

(1)苗期治蚜。及时拔除有蚜虫的幼苗,结合田间间苗,将带虫的幼苗及时拔除,并带出地外处理。在油莱苗期及时喷药,由于蚜虫多聚集在叶背取食,因此,喷药时要侧重于叶背。防治蚜虫药剂:可选用40%的乐果乳剂~倍液,50%的杀松乳剂~倍液喷雾;每平方米用70%的灭蚜松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25千克浇注烟苗;每平方米用50%的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5~30克,加水50~60千克喷雾。或用烟草0.5千克,石灰0.5千克,水30~40千克,混合制成烟草石灰水喷雾。

(2)选栽抗病良种。一般甘蓝型油菜较白菜型油菜抗病(指病毒病)、抗虫,且产量高,可因地制宜选栽。选择品种时应注意,抗病品种有退化现象。

(3)适期播种和移栽。依当地气候条件和油菜品种特性,以及蚜虫发生情况适当调整播种期,要达到既能避过蚜虫的迁飞期,又能兼顾到油菜产量以及前后作物的栽培时间。在发病地区,育苗时期有可能会遇到干旱,一定不能提早播种(指大田),移栽期不易过长,一般为40~45天。

(4)加强栽培管理。苗床或直播地,要勤浇水、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天气干旱或土壤干燥时,应注意苗期多次灌水,以促进油菜生长,抑制蚜虫繁殖。在移栽或间苗时,要先由专人进行病苗拔除,然后再进行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