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本畅销27年,加印202次的艺术绘本, [复制链接]

1#

讲真,虽是个学渣妈妈,但给孩子做启蒙,英语、数学什么的不在话下,唯独艺术启蒙,完全一窍不通。

因为不懂,也欣赏不动名画艺术品的魅力,所以虽然从小给娃买了很多绘本,但没有一本是艺术类绘本。

当爹妈的不懂艺术,要怎么陪孩子读艺术绘本?一知半解的照本宣科,孩子也不喜欢啊。

直到碰到这套连艺术盲妈妈都能看懂的艺术类绘本后,我就毫不犹豫下单了。

这套让我这个艺术盲妈妈毫不犹豫下单的绘本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你好,艺术!》。

说起这套书,那可了不起,在日本已经畅销了27年,累计加印了次。

这套《你好,艺术!》的作者是结城昌子,从梵高作品开始,她摒弃教育和研究,从兴趣出发,完成了处女作《梵高:好多漩涡转呀转》。让她始料未及的是,这本绘本竟然特别受家长们喜欢,很多家长纷纷寄来明信片“一直等待着这样的书”。被读者鼓舞的她,一口气出了这个系列的13本绘本。

因而这套《你好,艺术!》共13本,收录了包括梵高、梵高、莫奈、毕加索、马蒂斯在内的13名世界级画家的幅经典画作,是日本小学馆的“镇馆之宝”。

不过很多父母会问,给孩子看梵高、毕加索,他们能看得懂吗?

我以前也觉得孩子看不懂,但了解了结城昌子的创作理念后,我发现我可能低估了孩子的觉察感知力。

很多人一提起艺术,尤其是这些名画,大都敬而远之,一是欣赏不动,二是敬畏心态所致。

但结城昌子却在创作这套艺术绘本时,秉持这样的观点“像跟朋友邂逅一样去跟名画相遇,也就是在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前提下,直接站在一幅画的前面”。所以她的这套绘本里,没有太详细的作者生平介绍,也没有艰涩美术理论知识的灌输,只是单纯给孩子展示名画魅力。

所以就算你同我一样,是个对艺术一窍不通的父母,也不必担心,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愉悦欣赏这套绘本。

下面我以《梵高:好多漩涡转呀转》这本为例,来说说这套绘本对艺术盲父母的友好,并分享读完这套绘本后,我对艺术启蒙的一点心得。

一、为什么这套绘本对艺术盲父母如此友好?

1、通俗易懂,把名画解说的有趣有爱

很多艺术类绘本之所以不受父母待见(此处仅指艺术盲父母们,请勿对号入座),就是因为它太艰涩难懂,父母们给孩子读之前,还要大量做功课,了解作者生平、了解作品特点后,才敢对孩子讲。

但这套《你好,艺术!》就特别友好,因为作者用诗意、童趣(下面划重点),重点是简单易懂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名画特点与风格。

说起绘本语言,我们也得说下译者郑明进(又是大人物),他是台湾著名儿童绘本作家,一直致力于儿童绘本创作以及翻译工作。

然后我们继续来说《梵高:好多漩涡转呀转》,作者这样描述梵高举世闻名的《星空》:“线条这么有力,色彩这样耀眼,梵高把心中的力量全部画了出来。心中的力量在反转,转得梵高把眼中的景物,都化成了彩色的漩涡。”

短短几句话,就生动描绘出了《星空》这幅名画的艺术魅力,关键是作者这么一描述,我再去仔细欣赏,发现还真是作者说的那么回事,似乎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艺术美。

作者总结出梵高画作的特点是“好多漩涡转呀转”,当你翻完全书,你会发现作者总结真是精准,因为梵高很多画作里确实有很多旋涡,比如《普罗旺斯夜晚的乡间小路》以及他的自画像,仔细观察会发现各种旋涡在里面。

这种通俗易懂的解读,真的对艺术盲父母们特别友好,即使你完全没有艺术知识储备,也能陪孩子阅读。

而且正如作者所说:“我希望家长和孩子能一起自由地进行亲子阅读,多说一说各自的感想。”

我陪娃阅读时,我俩完全是欣赏态度,我告诉她我喜欢《星空》那副画,她告诉我她喜欢《夜间的露天咖啡座》,她说《夜间的露天咖啡座》里的星星像荷包蛋,而且与她最近读的一本中川李枝子的《橘子》里的一幅画风格相似,所以她格外喜欢这幅画。

这样单纯对话,使我们与名画距离瞬间拉近,也契合了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名画做朋友。”

2、“和名画做朋友”的创作理念,让孩子能平视艺术

这是我阅读这套书最大的收获,也是我希望孩子能从中得到的感受。

名画是艺术品,但并不代表艺术品就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我们完全可以和名画艺术品做朋友,用心去体会艺术的魅力。

我坚信,人类的情感体验是共通的,创作者在画作里倾注的悲伤与喜悦,即使相隔几百年,也同样能被感受到。

正如梵高在年创作的《向日葵》,这幅画里表现出来的喜悦与兴奋,直到现在都能让欣赏的人与其共鸣。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世界级名画的内涵十分丰富,所以不同欣赏的人会有不同见解。

就像《向日葵》这幅名画,或许有人能与其共鸣,看到喜悦与兴奋,也有人完全欣赏不动,就比如我家娃,她就说:“我一点也不喜欢这幅画上的向日葵,花蔫蔫的。”

允许孩子表达对名画的不同见解,正是让他们学会平视艺术的最好机会,让他们摆脱“世界名画就是好作品”的固化观念。

3、绘本里藏的各种细节,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

因为成年人的世界里太多繁杂荒芜,所以很多时候成年人都无法发现美。

反倒是孩子,因为纯洁天真,因为对生活和世界满怀热爱,所以他们总能轻易发现身边的美好。

夏加尔作品《飘到了半空中》

陪娃读《你好,艺术!》时,是她先发现了书里的字体颜色竟然在不断变化,并且字体颜色竟然和旁边画作颜色保持了一致。就比如梵高的《夜间的露天咖啡座》,旁边的解说字体竟然突出了“*色”。

除了这些隐藏细节外,作者还设计了参与小活动,在《梵高:好多漩涡转呀转》里,作者设计的是“试一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为梵高的房间涂上颜色。”

这些能让孩子参与的小活动,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创作热情,也拉近了他们与名画的距离。

而且为了方便父母,作者还贴心的在书的最后一页,简单介绍了梵高生平,让大家对梵高的一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艺术启蒙不仅是欣赏名画艺术品,更重要的是感受自然之美

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创作者,看那些山川河流、树木花草,每一样都蕴含着勃勃生机和无限美感。

所以艺术启蒙这件事,父母不要局限于欣赏名画艺术品,重要的是带孩子去感受自然之美。当然名画艺术品还是要欣赏的。

1、当孩子从小沐浴在美中,长大才会对假恶丑免疫

河森堡在知乎问题“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下回答道:“如果一个人受过充分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的熏陶,这个人就会变得温暖、辽阔、理性,当以后这个人再看到那些冷酷、狭隘、荒谬的东西时,甭管后者伪装的多好,首先在审美上人就已经警惕起来了,因为这玩意看着别扭,意识之下的直觉已经提前发现了问题。”

我想这就是让孩子接触名画,进行艺术启蒙的最大意义:当他们见惯了美,自然能轻易辨别出丑。

梵高作品《麦田群鸦》

如果孩子从小看到的都是名画艺术品,就算他不具备相关艺术储备知识,凭借对美的敏感,他们也能轻易分辨美丑。

所以如果有机会,尽量多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让孩子从小沐浴在美与好里。

如果没有机会,也不必丧气,因为我们还有这么好的艺术绘本《你好,艺术!》。

2、把艺术与自然融合起来,让孩子从中感受美

《你好,艺术!》导读里说:“艺术作品(名画)不应该被送到一个单独的王国之中,在周围筑起一座墙,更不该隔断与儿童生活的联系。”

这种说法和结城昌子的创作理念很一致,也是我们父母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所应该学习的。

不要单独把艺术放在与生活隔绝的位置,把艺术拉下神坛,让它们和孩子近距离接触,让孩子把艺术融入生命,这样才是真的“艺术来源于生活。”

所以,我们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时,要记得多带孩子去感受自然山川之美,这样孩子在艺术中感受到的美才会更深刻。

不怕丢人的说,《你好,艺术!》这套书不但打开了我娃的艺术大门,也打开了我的艺术大门,原来艺术作品还可以这么有趣。所以趁六一来临,我又一口气下了三单,送给家中小朋友,希望他们也能从这套《你好,艺术!》里感受到名画的魅力。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艺术盲,还想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我非常建议你入手这套书,陪孩子轻松阅读同时,也能打开孩子对名画的鉴赏之门,真的不要太划算。

我对比了各大电商平台这套书的价格后,我发现百家平台的价格最低,原价的一套书,百家平台竟然只要块,真的是优惠不容错过!

来块钱就能把13个世界级画家的名画作品带回家,你还犹豫什么?下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