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康之治地标样本丨二里庄垃圾分类的社区 [复制链接]

1#

来源:北京商报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这台机器是用种花、种菜的方式,把垃圾分类的观念种到居民心里去。”

3个月不见,阳光花园的花盆里结出了果。花园是海淀区二里庄社区借用居民楼顶改造来的。居民志愿者们时常穿着小马甲,拿起铁铲和水壶走到盆栽前松土、灌溉。闲下来的时候,他们又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边喝茶、晒太阳。如今,花园成了二里庄的风景。殊不知,它也是整个社区垃圾分类的“小心机”。

今年5月,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施行,全市16个区垃圾分类行动鸣锣开练。这是一场战线持久的社会试验,考量着民间智慧、管理才能和组织协同的艺术。而二里庄的阳光花园像是一幅微型城市肖像,在铺垫每一道垃圾分类工序的同时,也勾勒着一座城市关于未来的美丽梦想。

“玩儿”起来的垃圾分类

“前些天,花园种的西红柿、*瓜和茄子都熟了,给居民分了好几拨。”二里庄社区*委书记魏立说,“我们不想让垃圾分类变成负担,那就得动动脑子,怎么能让大家边玩儿边把垃圾分类这事儿给做了。”

魏立觉得,垃圾分类落到社区,不应该是个宏大主题,得要让居民实实在在体会到,人们是怎么能从垃圾分类里受益的。“当时我们听说上海那边有用资源化一体机的,能把厨余垃圾变成肥料,我们跟街道说了一下这个想法,最后人家还真给我们装了一台。”

现在,这台厨余垃圾资源化一体机被安置在了二里庄社区的大花园中心。每天,志愿者们轮流站岗,他们的任务就是把送来的厨余垃圾倒进一体机,经过发酵后,再从机箱把生成的营养土送去阳光花园晾晒。据二里庄社区桶站志愿者车振明介绍,机器一次可处理厨余垃圾公斤,转化率大约是15%。

这台机器大约能消化二里庄社区厨余垃圾的10%。由于居民饮食高油高盐,并不适宜产营养土,这台机器重点消化的主要是附近小学、养老驿站和周边菜市场产生的碎枝碎叶。社区大部分厨余垃圾还是会由街道请环运公司统一收运去厨余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

“实际上,这台机器虽然是我们社区垃圾分类行动的一个亮点,但它的主要功用不是消化社区的垃圾,而是用种花、种菜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把垃圾分类的观念种到居民心里去。”魏立说。

不仅是对厨余垃圾,二里庄也把垃圾减量做到了极致。花园四周,不论是盛放营养土的泡沫盒子还是挂在墙沿的花盆,都是用居民从自家带来的废旧泡沫盒、矿泉水瓶、油瓶甚至旧家具抽屉改装成的。

庞大的机器与精准的齿轮

始于寓教于乐,但抽丝剥茧发现,二里庄的垃圾分类确有它的精妙所在。李紫莹是夕阳再晨公益团队的一名项目主管,协同参与二里庄社区的垃圾分类项目已有数月。“从经验来看,目前社区垃圾分类主要有三种范式,其中包括*府行*式,*府与企业联合式,*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协同式,而二里庄的模式就是第三种。”

在她看来,志愿者的存在,对社区垃圾分类这项工程而言,像是一台庞大的机器里帮助各零件间精准磨合的齿轮。与*府部门不同,社区志愿团体具有相对充足的灵活性。而垃圾分类这项工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从居民个人、物业、居委会、街道到城管科,任一角色的缺位都会让整个系统工程瘫痪。

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到年底,要在包括北京在内的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求达到35%以上。于是,垃圾分类再度被提上城市的发展日程。

“我们发现,垃圾分类过程中,受不可抗力影响,各部门间的信息是不够对称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职能部门这些孤立的断点联结起来,让垃圾分类变成一个上下联动、逻辑自洽的工程。”李紫莹说。

据介绍,二里庄社区曾对接多家公益组织,最终与夕阳再晨团队达成合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魏立这样总结。“企业端介入能够提供一些电子智能回收装置、资源化一体机等硬件设备。但社区垃圾分类的长久维系,需要一套完备的顶层设计。社区工作坊的工作人员具备系统的社会工作学科思维,他们更能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对症下药。阳光花园就是和他们商量着一步步建起来的。”

“熟人网络”线上渗透

“二里庄社区有个特点,它是个老旧小区,里面住的大部分是老街坊,这样比较容易形成熟人网络,会更好开展宣传工作。”李紫莹说。今年5月条例出台后,二里庄社区桶站志愿者数量已从个位数发展到61人。他们每天早晚各一次,值守在社区垃圾桶旁,指导监督居民们正确投放。也正是基于熟人网络,线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