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陆乡灵教育心得之二如何当好孩子阅读的 [复制链接]

1#

最近对“教育是天,语文是地”,“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做了点思考,更加深了对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阅读启蒙老师”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当代“家长”不好当,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精神,好“苗”也长不成“材”,好“铁”也成不了“钢”。

阅读的启蒙,我认为就是学龄前的阅读启蒙,做为家长重点把握以下方面:

1、抓早。抓早解决的是家长的思想认识问题。有些家长认为,0至3孩子年龄太小,是孩子发育成长的阶段,抓阅读等于拔苗助长,用“树大自直”的惯性思维看待孩子的阅读教育。笔者认为,0至3岁的孩子处于阅读的唤醒阶段,家长担当孩子阅读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有可能家长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让0至3岁的孩子错失一趟车。民间有句话“3岁看小,7岁看老”。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孩子阅读的启蒙教育:0至1岁不算早,1至2岁很重要,2至3岁出成效,10怀胎别闲着。

2、抓听。当好孩子的“阅读启蒙老师”首要解决的是孩子的阅读障碍。笔者认为,“听”是解决孩子阅读障碍的金钥匙,“听”是解决孩子阅读的好助手,用“听”成就孩子的模糊记忆。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让孩子收听不同的“唾前故事”,从“听”中让孩子收到“阅读”的成效。这方面笔者有亲身感受:小外甥从小就养成了“睡前听故事”的习惯,使他收获了词汇,收获了思考。刚上小学一年级不到一个月,接他回家的途中,他说道:爷爷我这段时间有个感受,刚来学时,感到度日如年,现在感到白驹过隙。没多长时间,他又和我交流,他说,爷爷有个问题,如果曹船借箭,发的是“火箭”,剧情是不是还要翻转。由此,可见“听”,解决了小孩子阅读的障碍,也是家长当好“阅读启蒙老师”的好帮手。

3、抓好。所谓好,就是如何抓的问题,或者说是启蒙教育的标准问题。我认为,启蒙教育,做为家长既要怀惴平常心,不急功近利,更要坚定责任心,不能随波逐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先天资质、身体状况因人而易。做为父母重点抓好0至3岁期间孩子的启蒙教育,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既是亲子关系的蜜月期(因为父母也有时间陪伴,陪伴即教育),又是启蒙教育的奠基期(因为3岁以后的启蒙教育已有专业的幼儿园负责)。简单的讲,这个时期重点一是亲子交流。不同年龄阶段可用不同的方式,比如:肢体交流、语言交流等,防止孩子性格的内向。二是看图识物。比如,动物卡片、植物卡片、车辆卡片、积木等等,打开孩子智慧的天窗。三是活动健体。比如,学步车、滑板车、溜滑梯等,培养孩子不怕的胆量。同时,家庭之间普通话交流,和谐氛围营造,书香琴声飘逸等等也是于无声处的启蒙教育。

4、抓己。抓己,其实就是父母的不断学习问题。当今父母都是无师自通式的,我们缺乏规范、严慎的家长学校,父母得不到对孩子科学培养的知识。口里喊着孩子是未来,是希望,然而父母的“后天遗传”却没有得到提升。有人总结的好:“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子女是父母的希望,父母是子女的榜样”。父母如何提升,如何具备“阅读老师”的资质。笔者认为:一、要有“阅读老师”底气。会用普通话同孩子交流,会激发孩子阅读兴趣,胸里装有“儿童世界”等等。

二、要有家庭书香氛围。按照孩子成长索引购置趣味书藉、玩具,让孩子在书香氛围中成长。

三、要用“童声”引领童声。父母要躬身入局,转换角色,亲子共读,培养、激发、引领孩子的阅读兴趣。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总之,当好孩子的阅读启蒙老师不容易,做为家长,总是不想让孩子输在第一起跑线,其实,阅读也是起跑线,是不同赛段的起跑线。阅读关乎着“天”,因此,做为家长就要多点书香,让阅读“从我做起”,从阅读的起跑线上奋起,才有可能当好孩子“阅读的启蒙老师”。

(作者:陆乡灵,洛阳市孟津区人,曾任孟津区区领导,对孟津文化、教育研究颇深,深耕教育多年,懂教育更懂孩子。)

编辑:*红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