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陪孩子读了8年绘本,我总结出这些读绘本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皮肤病的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525899.html

今天书评带你看的这篇文章来自一位经常陪孩子读绘本的妈妈,她是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儿童文学研究,陪孩子读了8年的绘本。她系统总结了自己读绘本的方法和步骤。与其他同类型的文章相比,她的这篇文章更系统和全面,并且以多个场景为例,于细节处提醒我们不要掉进某些误区。

撰文

费祎

图画书是文字和图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是一门综合艺术,既有美术领域的构图、线条、色彩,也有文学中的词汇、句式、结构,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思想内容,两相结合,共同组成图画书的独特魅力。儿童对图画书的阅读也受到家长的引导、儿童本身的认知程度、情感发育、阅读态度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对于儿童而言,阅读并非仅仅识认书本上的文字那么简单,阅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对于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而言,我们能帮助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依循着孩子在阅读循环中的进展,随时肯定他们完成的每一个步骤。孩子能去注意书架上的藏书,是一个步骤;能在架上选出一本他想读的书,是另一个步骤;决定手上的书正是他想看的书,或再放回架上去,又是一个步骤;终于,他打算坐下来好好阅读这一本书了,这也是一个步骤。”(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具体到阅读书籍的过程,笔者有如下建议。

不要忽略绘本正文以外的内容

通常而言,一本图画书往往由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组成。阅读一本图画书之际,最好有一种程序,所谓“仪式感”。

松居直十分重视这种阅读的仪式感,他将之与观赏戏剧类比。在他看来,阅读故事就好比欣赏戏剧,“经过封面、环衬、扉页,终于进入正式的舞台。这种‘间隔’很重要。看戏也是这样,进入剧场就坐,然后演出铃响,场内静下来,舞台幕布徐徐拉开。一步步下来,观众有了进入戏剧中故事世界的心理准备,紧张感和期待感也不断得以强化。与此相同,图画书慢慢地经过封面、环衬、扉页几个环节,起到与戏剧开幕一样的效果。这是进入‘书’的仪式,而仪式本身也是戏剧的一部分。”(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

《我的图画书论》,[日]松居直著,郭雯霞译,*青少年出版社年1月版。

这种阅读的仪式感于儿童而言很重要。让阅读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期望的理想图景。当前,不少儿童的家庭阅读氛围比较薄弱,有的孩子不懂得爱护书籍,会撕毁书籍或是乱抛乱扔。读书往往也没有固定时间。

因此笔者建议家长和孩子读书,可以设置一个仪式,在阅读第一页之前,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家和插画家,向他们表示感谢。孩子对图书作者尊重了,也会慢慢懂得爱惜书籍,不会乱扔乱摔。还要向孩子强调,生气时绝对不能扔书,书是我们的好朋友。

此外,看书的时候,最好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图画书。大人不要指定读某本书。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把阅读过程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先由孩子读图。

成人读书,只看文字便可以理解,而对于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而言,图画对于他们理解故事的情节至关重要。家长在与儿童亲子共读之际,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观察、体会插画所表达的故事,启发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推测故事的进展,逐渐培养孩子看图识意的习惯和能力。

通常而言,好的图画书中的插画有画家精心设计的小细节、小心思,我们应该先鼓励孩子自己看图画,通过封面来辨识作者的主要意图,通过书中插图猜测故事情节的进展,熟悉作者的风格,逐步提升孩子的艺术感受力。以笔者的亲子共读为例。

《个西瓜逃跑了》插图。([日]安芸备后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个西瓜逃跑了》

晚上共读三四本绘本之后,我们来评定哪本书最好。我说,我喜欢《完美的一天》,因为它画面美丽,语言诗意——大概这样的图画书最符合讲述者、教育者的偷懒习惯,又符合说教心。孩子说,他喜欢《个西瓜逃跑了》,按照通常的阅读习惯,我先是让孩子自己翻阅,囫囵读一遍,不看文字,通过图画的翻页关联来判断大概讲一个什么故事,然后我讲他听,读毕,对于自己满意的作品,孩儿通常会自己再翻看一遍。西瓜一书是三个环节里每一个都能深深吸引他注意力的一本。而另两本,缺少第三环节,看完就不想再看了。稍微琢磨一下,果然后者更好。好在何处呢?该书讲的是西瓜田里两只乌鸦在聊天,它俩说:“这田里的西瓜长得真好呀,明天估计就要被卖掉了!”西瓜们听见,吓坏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商量定后,决定连夜逃跑,毕竟不能丢掉自由。它们逃向山坡又滚下山坡,汇成一个西瓜池,当周遭的小动物们闻香而来之际,西瓜汁大池突然变成了一个巨型红唇怪兽,吓走了动物,后遂以夸父的姿态奔向了太阳……第二天,一个布满了西瓜子的太阳出现在天空,看着瓜田里忙碌而奇怪地探究为何西瓜全不见了的人们。我问,你为何觉得这本书好?孩子答:“西瓜怪物多酷啊!最后太阳都被西瓜占领了!”

故事的新奇、幽默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这本书理想的受众是乡村儿童,见过绿油油成片成片西瓜田或香瓜田的,看过西瓜初生之际嫩*模样的,知道西瓜藤蔓与丝瓜藤蔓之不同的,甚或卧在地头的草木搭成的瓜棚里,听见过细雨打在瓜皮上簌簌落落声音的乡村孩子们,最适宜读这本书。既有生活的经验,又有艺术的凝练。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来阅读和理解这些乡土主题的绘本,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读这本书之际,我就是先让孩子自己翻阅图画,发现了他对这本书的独特兴趣,才开始细心体味该书的妙处所在——原本我对这本书并不看好。

判断你的孩子读图能力如何?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买一些无字绘本,看他能否看得懂。

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读图之际,家长没有必要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插图的顺序来读,可以让他们先按照自己的兴趣随意浏览,对图书主要人物及情节有个大概的了解,鼓励他们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或角色形象,然后再在下一个步骤里引导孩子逐页阅读。

第二步:家长读字。

0—3岁,读讲时尽量用通俗的口语解释,否则生词太多,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3岁以后,可以按照文字给孩子阅读图画书,让孩子熟悉书面语言的节奏,并慢慢地习得新词语、新句子。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松居直先生就再三强调给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他认为,“孩子们用耳倾听,并在心中形成意象,换句话说,就是与语言面对面,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教育。只有从耳中听故事,孩子们才能从幼儿期开始与语言本来的形式相碰撞,这真的太重要了。有了这种体验,孩子们才会对语言变得敏感,并对语言持有一种信赖感。”([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家长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要多给孩子读书,让孩子从聆听中感受到语言的乐趣、韵律和意义。

太早让孩子自己读图画书,效果并不好,因为识字量有限,学前儿童独自读图画书之际,往往是挑着读、跳着读的,此时阅读的快乐会大打折扣。

那么要不要指读呢?很多家长在亲子共读之际,往往侧重让孩子学习知识,讲读之际,比较注重图书的知识性内容和主题的讲解,家长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