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袁国明
答卷人高立志:北京伦洋图书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
答卷人陈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答卷人韩浩月:作家
编者按:过去一年,您过得好吗?
这是继、之后,《天天副刊》连续第三年推出自己的年终问卷。
,这个世界动荡不安,多地的黎民至今仍在炮火下挣扎求生。岁末年初,我们当如何保持内在的宁静与定力?在回顾、总结、道别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展望、求索、启程?
《天天副刊》期待,以这九个简单的问题和若干诚恳的回答,共同记录这个时代行进的步履,还有你我内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1.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记录年,您会选择哪三个词(句)?为什么?
高立志:年三个词:学习、寻找、繁忙。
在出版转型发展的关键时代,需要了解和学习一些新媒体的知识,学习很多同行经验,在先存活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方向。存活已经比较艰难了,学习无疑也是挑战。
陈思:基本面。
这个关键词严格说来是一种生活的探底。大环境的变化,让我们每天都在观察,不是向上观察,而是向下观察。不是去想着创业、诗与远方或财富自由,而是回到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哪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哪些东西是可以首先减掉的?回到日常生活,重新认可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彼岸不比此岸香。
经验。
开始感觉已有经验有了耗尽的迹象。阅读是职业,自然无需多言。连打车的时候,跟网约车司机师傅也开启聊天模式。当然也试图跟上世界年轻的脉搏。看起了直播(没试过打赏,私房钱有限)。上瘾了被直男朋友们称为女性向的“小红书”,还在上面买了很不合身的衣服和一直没有到货的水果(希望这些APP新一年不要再让我失望了!)。
热起来。
这个世界在试图热起来。一次热不起来,就再试一次。有时候这种恢复状态的努力,因为太努力了,显得让人心酸,又在心酸之后,让人心头热起来。
韩浩月:走。有事走,没事也走,近处走走,远处也走走,只要有出门的机会,就克服惰性,把出门当成保持活力的理由,没有机会出门,就自找个理由。
静。保持安静,独自待着的时候不说话,人少的时候少说话,人多的时候能不说话就不说话。静,其实就是,就算内心翻江倒海,口头表达也要言简意赅。
想。想是最好的脑力活动。想会带来遐思,也会带来烦恼。想会得到光明大道,也会走进死胡同;凡是建议你“啥都别想”的人,其实是想得最多的。我的建议是,“凡事多想想”,想得多了,不用麻烦别人,自己就通了。
2.在这一年,您闯过的最大难关是什么?您的内心在保持“战略定力”方面有什么心得愿意分享?
高立志:保持自己企业既有的活路与人才队伍稳定。“战略定力”谈不上,基本认识就是活下来还学习就有机会,有人才队伍就有企业基本的创造力。在流动社会里,人才与平台都容易犯错误,我坚信人才与平台是相互成就的,我支持人才流动,但大家首先应该相互珍惜相互理解,在理性上做到自由分合以更大地相互成就。
陈思:难关每年一直都有,有的还绵延许多年。作为普通人,无非家庭、财务、工作、人际等等。没闯过的很多,要单列举一个闯过的难关,就有些费脑(跟太太一起完成她事业的续航,不知算不算?坚持自己做饭超过3年完成道+的家庭料理,不知道算不算?)。
这样说吧,学会处理“患得患失”的内耗,算是年的成就。大体上的解决之道就是设想最坏的情况,并承认这一最坏的情况是每时每刻驾临于自己的头顶,即使这一刻不来、下一刻也随时都会来的。直面最大的损失,才能避免行动之前的内耗和行动之后的后悔。把自己当做每一刻噩运的幸存者,就会开心很多。
人到中年,大概长板与短板不会再有变化。定期做一番自我分析,吾日三省吾身,列出一张“我不擅长的事”(又名“我如果去做大概率会完蛋的事”)的清单,时常看一看,唤起一些惨痛的教训,下次就不敢再随便乱伸手。
我的清单上最近多了两条,理财、炒股。
韩浩月:我觉得是给上中学的女儿买课外试卷。老师交代,不得不买,只是,各种版本繁多,哪怕出版社、“名师”、年级都选对了,仅仅因为完全相同的封面上,一个不起眼的“RJ”、“XJ”的字母区别,最后还是选错了,类似经历,每年都有三四次,每次都有科目至少买错两次以上,这对一个处在耐心增多但视力、记忆力却下降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大难关。作为一个时时感觉到“被卷”的家长,我觉得保持“战略定力”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学会相信——相信那些很扯的事情,早晚都会崩盘。
3.年,有没有一段亲身经历,曾带给您温暖和感动,让您很难忘、很受鼓舞?
高立志:也许可以说没有,也许可以说很多。说没有,那是因为我作为管理者自身还不够坚定自信。说很多,例如身边同事无条件地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不计报酬,我当然很温暖和感动,麾下的凝聚力与热情是我工作的动力。
陈思:年底,到远郊的大学校园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学生们从一开始躲在后排,到随着课程进展,逐渐移动到前排;从低头刷手机到纷纷抬头看黑板;从闷头不语到胆敢回答问题(也不排除是我用奶茶收买的结果)。对了,这一年我的研究生们每周被迫交读书心得,被我折磨得够呛,也算上她们吧。
总之,那些清澈眼眸,那些勇敢大脑,那些被精心准备的老套段子所逗笑的面孔——算是温暖、感动、难忘和鼓舞吧。
韩浩月:冬天在某城市参加活动,宴会结束后,三个一年见一两次面的朋友,约到一个小酒馆里继续喝酒聊天,聊经历和体验,聊观察和发现,发现在过去某个时间段内,有着高度相似的困惑,而且解决办法也非常相似,这让我产生了一种“你并不孤独”的感慨。我认为那是一个难忘的、充满感动的冬夜,因为很多时候,人并不需要用语言、社交软件、见面来沟通交流,只要心存善良、友爱,有共情能力,就会觉得,其实作为渺小的个体,还是有力量感来源的,这份来源会让人觉得,生活还有许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4.年,哪一种“全新事物”进入了您的生活?给您带来什么变化?
高立志:我必须支持营销,参与融媒体传播,这对于我是一个新事物,因为过去我作为个体,宁愿猫着默默生活。我开始注重自己的微博和头条抖音等账号联动起来,我希望能致力传达些人文常识,畅扬理性、逻辑与自主。因为我认为传播的革命,使得每个人都可以传播自己了,更接近众声喧嚣的历史与现实本相,但深层次的东西不会因此改变,我们为了讨论的深入以建立更有穿透性的思想,仍然需要共识与信任。这种共识与信任的基础不可能脱离人文常识、人性常情。
陈思:这一年没有太新的事物。只有儿子,从不到一岁,进化到了不到两岁。
生活的变化是从能把儿子拎起来当机关枪突突突,到只能捂着老腰拖着儿子学螃蟹走、闷在厨房做花样辅食和跟儿子躺平对诗。对,副产品是腰肌劳损。
韩浩月:经常拍摄、剪辑、发表短视频,这对我来说是种“全新事物”,它在帮我逐渐摆脱单靠文字建立起来的交流边界,以一种新的作品形式,不断提醒我去跟踪时代和潮流。虽然这一“新作品”形式已经成为全民应用,但我还是在用传统的创作、编辑、媒介思维,来处理自己经手的视频内容,即“形式变了,内容没变”,所以它作为一种附属的创作或者说娱乐,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并不大,仅仅作为一种新鲜的存在而存在。
5.这一年,会有一些作品(无论是书、影视剧、综艺、展览,还是短视频、网课……)给您留下较深印象,您会选哪一个分享给大家?理由是什么?
高立志:乔雨老师的《长城传》,是我年比较集中付出的一个尝试。我是借鉴自己策划的《旗人风华》那本书,来看看是否可以用虚构的人与真实的事来写长城。乔雨老师非常支持我,愿意谦逊地听我的意见。我自己不会写小说,但因为乔雨信任我,所以《长城传》这本书也反映了我本人对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看法与鉴赏水平。这本书策划之初是为了冲击点奖项的,但后来朋友建议如果朝着奖项上冲击必须有其他重大的修改,乔雨老师选择了艺术性的追求,我很感动,我们宁愿默默地做一些自认为更积累文化的事情。
陈思:推荐一本大家都可以看的书,《翦商》。
可以当做商代史,可以当做历史小说。一流的考古,一流的故事,给人带来的震撼依然难忘。
韩浩月:我会选好友宋方金的书《上元灯彩图》分享给大家,这是本被稍显严肃的书名耽误了的长篇小说,也是本用终极浪漫与肆意想象力不断冲击其严肃内核的作品。它有极强的戏剧冲突设置,有严谨、认真,且富有才华的写作态度,它用古人、古意、古文的形象、故事、意境来阐述“信偌”议题,留下一个余味悠长的当代长篇,它值得被更多读者阅读到。
6.这一年您个人完成的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
高立志:乔雨老师的《长城传》按时出版了,虽然还有些遗憾。
陈思:对于个人来说,恐怕还和研究相关。在身体不时拉胯的情况下,仍然完成了一些研究,做了些史料的积累和实地调研,至少有两篇论文是让自己满意的。对作家王安忆做了比较详尽和系统的阅读,再次确认是自己喜欢并愿意长期跟踪的研究对象。说起研究,真是很乏味。但进入研究模式,每天奋笔疾书、疯狂翻书的状态也是让人怀念(颈椎僵硬的状况除外)。
韩浩月:出版了散文集《燃烧的麦田》,这是一本整体上做得满意的书。在内容写作方面,它收录过去一年多来针对同一主题写作的文章,比较有系统性,看上去也显得整齐,在装帧印制方面,设计者与出版方也花费了不少心思,拿在手里比较赏心悦目。对于纸质出版物尤其是图书有执念的我们这一代写作者来说,拥有一本满意的书,是对辛劳工作的一种奖赏,也是对继续这项工作的一种鼓励。
7.有得有失,人生才真实、圆满。年,你哪一项“失去”最是刻骨铭心?
高立志:我特别看重的一个编辑人才到其他单位了,当然我祝福他。我主观认为,人的成长是定向的。一眼就认定的优越人才不易得,当自己认定的人才从我身边错失,我不得不反省自己有诸多管理问题没有做好。过去我只专注于自我管理,没有太在意自己身份的改变。我需要更多地考虑员工,所以我对自己喜欢的人才调走刻骨铭心,这是我自我成长的机会。
陈思:7月份在足球赛中左膝受伤,人生第三次动了膝盖手术,失去一部分半月板。可能失去的还有踢球、看球的乐趣,以及一项中年男子的合法健康爱好。目测可能还要失去一些借踢球而获得的放空时间。
韩浩月:一位性格良好、年富力强、有口皆碑的亲人的去世,作为一种“失去”让我久久难以释怀。我意识到自己比以前更不能接受这样的一种“失去”,当“天人永隔”成为一种事实,人们会追悔,为什么在可以团聚与时常交流的日常当中,我们没法做到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