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自学”教育理念
何老先生自育自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让孩子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想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大抵是一致的。而“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是实践“何老”思想最有效的手段。其中最精彩的是孩子的表现(小组交流自学情况)这是还说话权于学生,还表现、展示观点和才能的几乎于学生,是每个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促使我们老师由高高在上的权威讲授者,变成走进学生间的亲切引导者。刚接触这种课型,对它的具体操作还不熟悉学校要求我们认真阅读“原点”这本书并写出读书笔记,又向颍上实验学校老师进行请教,反复听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大致掌握了此种课堂的基本结构和核心要点。进而在班级进行实验。
二“引导自学”型课堂操作
没有接触过此种课型的老师在听完课之后,总会有这样的评价!“这堂课太无聊了!”“这样的课老师太轻松了。”“课上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在自学吗?”等等诸如此类的评价。在未接触此种课型之前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和疑问,等我开始实践的时候,我知道看似简单的背后,老师要付出很多心血!
“引导自学”型课堂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交流自学情况,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
1、“明确自学重点”环节做到认真备课,研读教学目标,体现学科、年级、单元的教材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这就是说自学重点的确定,是一个“统筹”“把握”的问题。自学重点的确定要做到少而精,多了就谈不上是自学重点了。在我们实验的起始阶段,为了能更好的开展自学,可以设计自学提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抓头,当然随着孩子自学能力的提高,以后就没有必要出示自学提示。
2、围绕重点自学
我教给孩子们的学习方法是:一圈二点三写四补。一圈分成三部分一圈是指圈出关键字,二圈出数学信息,三圈出要求的数学问题。二点是在重点,难点和疑点上做出圆点勾画旁批。三写分成两部分:一写是把悟出的解题思路写一写,二写是把智慧老人总结性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四补是把书中淘气和笑笑的话补充完整。每节课上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孩子们复习学习方法。最初是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按照此学习方法逐项进行,4天训练之后我开始尝试让孩子们自己一气呵成地完成这四项内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独立地完成自学部分。在孩子们自学的过程中,我个别辅导一些学困生,希望这些孩子也能够独立完成自学。完成自学的孩子要用最端正的姿势告诉我,这样的孩子将会得到我的一颗星奖励。总之自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
3、交流自学情况
我在班级将学生划分为四人一小组为主辅以六人一小组,每个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小组内部学生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小组合作的成员按照好中差进行分配的,这是小组合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小组建设之初,我先训练一个能力较强的小组长,在组内起到一个示范引领的作用。一名得力的小组长有掌控全局的能力,有带动学习气氛的能力,又让全员说话的能力,有总结点拨的能力。好的组长可以提高整个小组讨论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践行“引导自学”的起始阶段,我安排每组的学困生先发言,再依次进行,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