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赠书卡赏雪,竟然可以这样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

孙小婷

前几日北京下雪了,朋友圈来了一场以“雪”命题的才艺展示大赛,数万人涌进了故宫,结果呈现出来的“卖家秀”是这样的:

“买家秀”却是这样的:大雪纷飞时,古人是如何赏雪的呢?其实,自宋开始,赏雪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有文字记载。

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就说:“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旧。”南宋临安人除在家中开筵邀朋友赏玩之外,还喜欢在西湖“玩雪船”。

雪天,也是充满童趣的时候。明代诗人徐渭有一组《风鸢图诗》,其中一首是这样:

偷放风筝不在家,先生差伴没寻拿。

有人指点春郊外,雪下红衫便是他。

诗文简直不能更直白了,意思就是,雪还没化,不读书啦,跑出去放风筝。老师大怒,派人来巡,有“班干部”报告,说那雪下穿红衣服的就是他。

看来古人也有翘课玩雪的时候,雪对人的吸引力不分古今。但对于学霸家庭来说,下雪了,怎能不来一道即兴考题呢?

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晋代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雪下得大了,谢太傅高兴地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弟之子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把下雪比作撒盐。

兄弟之女谢道韫则灵机一动,“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把雪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于是,一个吃货陪衬了一代才女,这位谢道韫,就是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咏雪的这个故事也让谢道韫流芳千古,还诞生了一个成语叫“咏絮之才”。

说到赏雪、玩雪,还不能不提到一位文学奇才——曹雪芹。他笔下那部堪称中国古代文学描写极致范本的《红楼梦》,就多处写到了雪。

比如在第四十一回“拢翠庵茶品梅花雪”中,雪的出场就很特别。

一群人去妙玉那里吃茶,妙玉给贾母等人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却给黛玉、宝钗、宝玉开了个小灶。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原来,妙玉“发明”了“梅花雪茶”。要说古人对烹茶之水是很有讲究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写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来评价煮茶用水的高下之别。

曹雪芹则把雪水存来煮茶,可谓用的是“天上水”。而且认为雪水烹茶胜过雨水,在后文又写道:“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你说妙玉这般高雅脱俗,实则曹雪芹才是背后主创。而且连黛玉这样的“绛珠仙子”,因为误认为妙玉用了旧年雨水,都被她吐槽成“大俗人”,可见妙玉为人的“过洁”,也可见曹雪芹对雪水烹茶的情有独钟,这样的风雅与想象,也算是千古奇闻了。

在《红楼梦》里,雪不仅可以入茶,还能入诗。

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就写了大观园群芳在芦雪庵赏新雪,烤鹿肉,大吃大嚼,还借景抒情作联句诗的故事。

所谓“联句”,就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通常由一人先作一句开头,下个人对上这句,再起一句……多人共同来作一首诗。

在这次联句中,开头的是平日里不会作诗的王熙凤,“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了一句粗话”,于是从“一夜北风紧”开始,李纨接上“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海棠诗社的成员一发而不可收拾。

最活跃的人物是湘云、黛玉和宝琴,联到后面竟开始抢答起来。看来在古代,没点文学基础,“烧脑”游戏是插不上嘴的。这一雪天里的热闹场景也成为《红楼梦》中的经典画面,可谓是十足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红楼梦》作为一本经典著作,总能让人常读常新。

著名作家严歌苓女士评价它是:“文学的大观园,白描小说艺术的巅峰,魔幻书写的鼻祖,是囊括了小说、诗词、禅学、道学、性学、服装学、美食,种种艺术的百科大全书。是从贵族到市井的文学描写的极致范本。”

今天,这本书你可以免费读。

(点击封面免费阅读)

每月4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