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多数父母确实享受陪伴孩子,也认可有了孩子的陪伴之后,自己多了一个幸福与快乐的源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时候孩子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压力、困惑和痛苦。
为人父母确实会经历许许多多的辛苦和磨难,养育的过程中也会遭遇诸多挫折。有时候我们脑子里的弦绷得过紧,难免会陷入“育儿倦怠”。
当我们注意到自己这辆车已经燃油耗尽,需要加油时,不妨暂停一下,为自己添加一些燃料,好在之后重新上路。
周一
观点
全文共字,阅读时间18分钟
“我们能谈一谈吗?”数月前,又一次深夜冲着孩子发完脾气,试图说服她早点睡觉之后,我再次陷入了愧疚与自责。待孩子终于结束了哭闹睡下,我喊孩子爸爸过来,希望两人能够坐在一起谈谈心。
“我刚才又没有收住情绪。你说这是为什么呢?明明心里特别清楚面对孩子的情绪崩溃,我应该沉住气,看见并接纳她的情绪。共情的方法,要让情绪自然流淌,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我也知道她其实已经非常困了,再撑一撑就睡了……可是为什么我就是在这种时候做不到心平气和、保持耐心呢?”
“因为你真的特别累吧。”他不假思索地说,“自己觉得疲惫和烦躁,就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好情绪去应对孩子的哭闹了。”
孩子爸爸的话一语中的。回想了一下,“身心俱疲”是近期育儿生活中屡屡冒出来的感觉,好像也没有做很多事情,却总觉得心情沉重。翻一翻和朋友们的日常对话,我惊讶地发现和我有同感的人似乎还不少:
“养个孩子真难。”
“好心累啊。”
“如果早知道养孩子这么麻烦,我当初可能就不生了。”
这些感慨先后从对话框中蹦出过。
我甚至还在社交网络上看到网友于深夜写下这样一段话:“孩子大了以后,我的母爱激素明显减退,感觉自己不那么爱她了,但出于责任,我又被迫爱她。多么复杂的人类感情。”
我当然爱我的孩子,我的朋友们亦然。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为人父母之后开始学习育儿理论,自诩或者立志要比父辈们懂得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避开育儿坑。尝试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吃喝拉撒睡到之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我甚至还报名参加过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试图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发展。
我自认为是佛系母亲,崇尚顺应天性的理念,自然地屏蔽了因为竞争意识而引发的可能的焦虑。我曾深切地期盼过,有了各种科学育儿理论加身,或许育儿之路可以走的更为从容淡定一些。
可究竟是为什么,我偶尔会惊觉地发现:不知道从何时起焦虑与烦躁已经悄然潜入了育儿生活的日常,时不时地会冒出来?自己常常在期望收住情绪时发生崩溃,犹如大坝决了堤,又因为对自己的失望而陷入了自责与愧疚呢?为什么,我们都曾或多或少怀疑甚至后悔过自己生了孩子呢?
后来,我偶遇了几篇有关“育儿倦怠”的学术论文,至此解开了心中由来已久的困惑与疑问,也对于自己曾经反复陷入过却不自知的状态有了新的认知。
在一篇名为《育儿倦怠: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ParentalBurnout:WhatIsItandWhyDoesItMatter?)的文章里,作者介绍了“育儿倦怠”这一概念。
该概念的诞生追溯到本世纪八十年代,由比利时发展心理学教授IsabelleRoskam和MoraMikolajczak共同提出,学术界对于它的系统性研究却是最近十年才开始出现的。
人们好像只听说过“职场倦怠”,原来学术界还存在“育儿倦怠”这个名词?没错,“育儿倦怠”一词的英文是“parentalburnout”。
字典中“burnout”有两种释义:一是指燃油耗尽,熄火;二是指精疲力竭。第二种释义其实非常形象:如果把育儿比作开车,育儿倦怠就意味着自己已经燃油耗尽,指示灯提示需要加油了,否则后果你我可想而知。
究竟何为“育儿倦怠”?
IsabelleRoskam和MoraMikolajczak撰写的论文开篇指出,人们通常期望育儿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殊不知这个过程本来就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小的压力。当父母承受着长期慢性的压力,却又缺乏资源去应对压力源时,育儿倦怠就可能出现。育儿倦怠通常有以下三个特征:
感到与父母角色相关的能量消耗极度疲惫,甚至可能仅仅一想到自己要为孩子做的事情就觉得失去了能量,回避面对现实。
与孩子的情感疏远——父母并非不再关心和照顾孩子,只是与孩子的情感联结慢慢变弱,对孩子的照料好像进入了“自动驾驶模式”,就像我们时常调侃的形容“失去了灵魂”。
父母的无能感——感觉自己不如从前做得好,不胜任父母的角色,质疑自己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承受育儿倦怠的父母会“感到身体与精神均被掏空”,脑子里的弦总是绷得很紧。
这篇文章还总结了“育儿倦怠”的六点风险因素。风险因素不意味着它们必然会导致“育儿倦怠”,只是表明育儿倦怠的大概率发生可能与这些因素相关:
期望成为完美的父母;
缺乏情绪和压力管理的能力;
缺乏来自伴侣、家人或更广泛的社会网络的情感或实际支持;
育儿方式不佳;
养育有特殊需要且因此家庭生活的子女;
兼职工作或全职父母。
我拿自身偶尔的“失控”状态对比了“以上描述,发现十分吻合。论文中还提到,根据统计显示,美国当前至少有万父母正在承受着育儿倦怠。《纽约时报》的网站名为《倦怠如何成为美国父母的常态》(HowBurnoutBecametheNormforAmericanParents)的文章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近些年由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而先后触发的居家隔离政策,更是加剧了育儿倦怠。换句话说,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你我陷入其中也不足为奇。
哪怕不去阅读学术论文或者各类文章,我们也可以想象长期处在这样一种状态里可能会给自己以及孩子还有身边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好像前文中提到过的比喻,一辆燃油耗尽了的车不去加油,还想继续在路上跑,无异于天方夜谭。
我们怎么做才能从这种育儿倦怠中解脱出来呢?
在阅读了很多指导文章也经历了长久的亲身实践之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也期望在此分享给阅读这篇文章且同样受困于“育儿倦怠”的朋友们。
如何克服育儿倦怠?
“育儿倦怠”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产生于长期的压力积累,非一朝一夕出现的。
早期的信号可能包括疲劳和越来越频繁的烦躁等等,当我们发现自己在面对过去不容易生气的事情上越来越失去耐心,极其容易一触即发时,当我们常常在面对孩子感到“压力山大”,焦头烂额时,当我们时常在育儿生活中遭遇挫败感,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时,或许我们应该警惕自己是不是已经遭遇了轻度甚至中度的“育儿倦怠”并及时采取措施。
上文中提到过的《纽约时报》的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变得让人难以承受时,“倦怠”就会出现。”这一点也适用于“育儿倦怠”,因此,让自己从育儿倦怠中恢复过来的方法,始于放下对“完美”的执念。
放弃尽善尽美的执念
我猜想这一点写出来,大家的反应会是:我从来也没想过要做一个完美的人啊!是啊,我们都清楚,这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但是这样一种认知或理念,却并不一定能够阻止我们在无形中跌入“做完美家长”的陷阱。
拿我自己而言,孩子小时候我在所谓的“睡眠问题”、“哺乳问题”以及后续的“辅食喂养”和“疾病护理”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学习理论,进行甄别,不断实践。再到孩子大了之后开始学习养育知识,了解儿童的发育与发展,回想一下,有时候好像陷入了一种“用力过猛”的状态。
我不是在否认学习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和功用,只是通过自我反思之后发现,其实很多努力背后无形中也包含着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害怕自己漏了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担心自己哪一点上没有做好,焦虑于错过了什么好方法,以至于影响甚至耽误孩子的发育和发展。
媒体上常常会塑造或者报道一些“超人妈妈”、“全能妈妈”的形象与范例,导致我们可能会自叹不如,总觉得自己在育儿方面没有竭尽全力,做的还不够好;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