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最高,价值最大,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最高峰,但是与此相伴随的是阅读红楼梦的门槛也最高。因此,不少人对红楼梦望而却步,或者以为电视剧版的红楼梦就是小说版的红楼梦。前几天我把西游记看完了,现在开始看红楼梦。这不是我第一次看红楼梦。大一寒假我从图书馆里借过,带回家看了,可是当时没看下去,越往后看越觉得枯燥无味,谈情说爱,你侬我侬的没意思。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看到第三回了,感觉和十年前大不相同。如果把红楼梦简单的理解成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流水账就太过肤浅了。想看懂红楼梦必须要先了解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并且还需要自己有一定社会阅历和生活感悟。按人生的正常发展阶段,不到三十岁是很难理解红楼梦的深意和精髓的。红楼梦的第一回和第二回是读懂全书的关键,第一回是作者交代写着本书的背景和用意,第二回是借冷子兴之口向读者交代书中的人物关系。第一回尤其重要,看不懂第一回就看不懂整本书。在第一回中,作者写道:“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曹雪芹所说的赖天恩祖德即是他自己的早年经历,因祖上的功勋和曹家儿媳曾给康熙当过乳母的关系,曹家受到康熙的恩宠。康熙时期的曹家世袭江宁织造,名副其实的钟鸣鼎食之家,锦衣玉食门户。但随着康熙时代的结束,曹家失宠失势,家产被抄,曹雪芹沦落北京。这一番天壤之别的经历就是他所说的曾历过一番梦幻。因经历家世的巨变,曹雪芹感慨万千,故而在流落北京后追忆往事,感慨世事。故而,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的主要是他早年的生活经历。因出身显贵,曹雪芹早年所生活的世界,遇到的人,接触的事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这一点从宁荣二府的衣食起居描写中就能明显的看出来,非亲身经历者绝对写不出来。如果不是曹雪芹的描写,我们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上层显贵集团是怎么生活的。书中的人名都是曹雪芹有意取的,甄士隐就是把真事用假语说出来了,贾雨村则是用假语说的真事,有欲盖弥彰的嫌疑,也是作者生怕读者不理解本书的真实用意而特意做的提醒。在清代封建社会穷途末路的时代大背景下,曹雪芹在对红楼梦的描写中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封建社会腐朽腐化的具体缩影。这也是曹雪芹经历一番梦幻生活后的真实感受,在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说道的:“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以,红楼梦最后的结局应该是树倒猢狲散,以贾府为缩影的封建社会走到了尽头。后四十回的续写又让贾家起死回生了,这显然不符合曹雪芹的本意,属于狗尾续貂了,因此后面续写的四十回的艺术性和价值性大打折扣,格局境界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前八十回是出身显贵的曹雪芹经历了家族巨变后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丑恶,想要踏碎这个可恶的封建社会,续写的后四十回则是出身平平的社会中下层渴望进入显贵集团,渴望过上上流社会生活的内心投射。读懂了红楼梦也就读懂了人情世故,读懂了世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