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眼界宽,世界上再是犄角旮旯发生的事情,往往第一时间就被世界各地的人所熟知。这是拜网络所赐,人人都是媒体,都是记者,都是播报员。都是发布者,也都是阅读者。
往前一点,人们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也能够很快的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要是再往前呢?甚至在古代,人们怎么知道别的地方发生的事情呢?口口相传当然是最古老的方式,可那个太不靠谱,一件事经过三个人的嘴就不知变成什么样了,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
遒人和木铎
先秦时期,甚至有人说从夏朝就开始有一种叫“遒人”的官员。这种官员通常的解释是古代帝王派到民间了解人民疾苦的官儿。可他们还有一个使命,就是宣扬“教化”,而这教化中,就包括了最新的政令、精神以及新闻等。
木铎是一种古代的响器,相当于一种手摇铃。铎分金铎和木铎。金铎是战场上用的,可以代替击鼓,而木铎则用于文事。《左传》中曾引《尚书》中的记载,说每年到初春的时候,遒人就会摇着木铎沿着路而来,他会告诉人们最新的政令和新闻。
遒人和木铎,可算是传媒行业最早的雏形了。
布告和露布
秦汉之时就已经有了“布告”。而且布告主要有种形式。一种信函、公文的方式,比如《史记》中记载:“吕氏所立三王……事已布告诸侯……”另一种则是我们熟知地张贴榜文。古代城市都有专门贴布告的“布告处”,什么新政策、新事情、悬赏捉拿等等都在那看。这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户外媒体。
露布其实也是一种布告,最晚在汉朝就有了。它是把事件和政令写在布帛做的小旗子上,比如军事捷报、大赦天下等等,由兵士骑马一边跑一边高举露布,有时还一边大声嚷嚷。
这应该是最早的多媒体,至少也是最早的“车身广告”了。
邸报、小报和小本
邸报最早出现在何时还无定论,但很多人认为西汉时期就有了。西汉时候是郡县制,各郡在首都都有办事处,这些办事处被称为“邸”。这些邸中都有常驻官员,他们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将朝廷的决策、动态以及对本郡县的指示等,写在布帛、竹片上,传递给自己的郡县。这就是最早的邸报。
随着印刷术的出现,邸报也渐渐改为纸张印刷,其内容比原先要增加了许多。而唐时的邸报被认为是我国报纸的开端。从北宋开始,在民间还出现了“小报”,到南宋就颇为普遍。这种“小报”多是由民间制作,内容多是议论时局和政事。
“小本”是元朝时候流行的,印刷精美,也是民间刻印的。主要传播的还是以朝廷消息为主,但增加了很多学术的、科技的包括经济类的内容。小本可以看作是小报的一种延续。
其他
其他还有如刻在木牌上的牌报,印制在旗子上的旗报等,都是以前“露布”的延续。供人骑在马上,一路走一路宣传。而“揭帖”则有些类似于现代的宣传单,一印就是一大堆,供人在市集、大路等地的人群中大量散发宣传。
民间报房
报房原本是指邸报发出的地方。到了清初,在北京就陆续出现了民间的报房。主要是一些知识分子甚至级别较低的文吏抄写刊刻奏章和邸报,这能让他们贴补一些私人收入。民间报房在乾隆朝逐渐兴盛,一直到光绪年间。再往后,就被新兴的民间报纸所替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