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25 11:25:00
#每日读书#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教授,关于中小学生“阅读”的观点是:在课后的阅读中,可不能像课堂上那样去读一篇文章,课后阅读的关键是泛读,不必去理解文章的短路大意,只需按照作者的思维,像进行一场旅行那样,这样的阅读应该是自由的、惬意舒适的、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任何功利。读得多了,思考的多了,在长久的积累下有助于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温儒敏教授在谈到学生“阅读”时还说:“让学生多读“闲书”。‘闲书’是指规定读的书之外的那些课外书,是学生自己根据兴趣去选择读的书。现在很多家长、老师是不让学生读“闲书”的,怕耽误学业。学生自己选书还要经过老师批准,怎么可能还有兴趣?家长、老师越是不让孩子们读“闲书”,就越是打压阅读兴趣,语文素养也就不可能提高,考试也不见得考得好。”立足于温儒敏先生的“阅读应该是自由的、惬意舒适的、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任何功利。读得多了,思考的多了,在长久的积累下有助于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这一语文课改宗旨,基于笔者所在农村中学学生的实践需要和中考命题“知识在课内,题在课外”的理解,我把抓好课外阅读作为突破口,从年秋季起,在初二和初三两个年级进行了尝试和探索。通过实践,我连续教学的两届初三毕业班语文,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走出了一条希望之路。我探究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可概括为班级课外阅读的“六个一”工程。一、办好一个班级文学刊物。全班共同办一个手抄文字期刊,每周一期,分组轮流主办,版面为两张八开纸大小,学生自主设计。可以发表学生优秀作品,摘抄阅读精品,可以登载阅读心得体会,交流阅读方法技巧,也可以组织专题阅读写对比文章,还可以登载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方面的生活感情和评论。每期约字,一学年共有13万字。二、订阅一本杂志。教师经过精挑细选,向学生推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综合性强,有一定知名度的杂志为日常读物,如《读者》、《语文报》等,供学生自主选择,通过开展“课前演讲”、“故事接力”等活动,推动学生阅读。并组织学生对稿件加以整理、收集,学期末自行设计,编辑为作品集。每期杂志或报刊约10万字,一年24期,阅读量约为万字。三、欣赏一位作家。自主选择一名作家,借阅或收藏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潜心阅读,专题研读,一年阅读量不少于20万字。领会作家的写作风格,探索语言艺术。四、写好一篇周记。周记内容可以是读后感、心得体会,也可以是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还可以是写作、阅读方法的探讨等。教师通过周记,搭建一座师生心灵沟通之桥,可指导、可讨论、可建议、可鼓励。把优秀的周记摘编成册,与全班学生交流、沟通。每篇周记不少于字,一年约有3万字。五、推荐一篇好文章。每周轮流由一名学生向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最欣赏的文章,并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在班内印发(或张贴),每篇不少于字。一学年全班累计有5万字。六、办好一个专栏。专栏内容可以是上述活动的有关优秀典范的文章,也可以是学生之间新书、名著、佳作的推荐介绍,还可以包含文学动态等,为同学们阅读提供一个了解外界,百家争鸣的窗口。每期约0字年共计10万字。课外阅读“六个一”工程的有效落实,达到了初中阶段阅读积累的目标要求。据统计,一年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总量达到万字,其中60%的学生阅读总量达到万字以上,有30%的学生达到万字以上,其余学生也达到了50万字。而开展这项实验之前,学生每年的阅读量在20万字以上的,只有9.85%,10万字以下的有70.4%,信息量之比为15—倍。面对如此大量的阅读要求,在经过短暂的适应后,学生终归尝到了甜头,90%的学生赞成并觉得受益终身。当然,也有近10%的学生认为量大了些,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目前,中小学都对学生“阅读”提高了认识,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初中阶段的检测考试,语文试卷中“阅读量和分值比重”的增加,就是最好的说明。(作者: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