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通常会呈现两个极端。一种会无底线的宠溺,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事无巨细的在背后帮助他们;而另一种父母比较佛系,他们在带娃时要求很低,只要健康就好。
当然,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最后会在孩子身上呈现不同的结果。前者的教育方式,很可能会养出各方面能力都较差的孩子,因为父母管的太多;而后者更容易养出自由随性的孩子,可能样样能力都很强。
可能会有父母觉得,幼年时期的“坏毛病”,若是不及时加以干预和制止的话,很可能让孩子变成习惯,将来很难再改正。这样的想法没有错,很多坏习惯就是在父母的长期纵容中养成的。只是,关于“坏毛病”的定义,每个家长却有不同的考量标准。
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父母要做的是学会区分这些缺点,而不是急着让孩子改正。很多缺点,隐藏着家长还没有发现的秘密,若是改正的话,很可能会抑制孩子的天性,阻止了他们变优秀。想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家长就要试着接受他们的“缺点”。
孩子的三个坏毛病,父母不要瞎勤快,这是高智商的表现
1、拆家行为
每个喜欢拆家的孩子,他的身体里一定藏着“好奇精灵”,而好奇心又是成功路上必备的优点之一。大多数父母不喜欢孩子的拆家行为,甚至无数次的呵斥和指责过他们。在父母看来,孩子拆家就是调皮捣蛋的表现,自己也跟着受累。
殊不知,孩子拆家是因为好奇心强,他想要在“拆”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千万不要小看拆家这个动作,需要孩子的手眼熟练配合,还需要他集中精力。这个过程,就已经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何况拆卸后的拼装,更是满足了他们的探索欲望。
对于这一行为,建议父母不要深管,任由孩子自由发挥就好。相信多次拆卸之后,孩子定能找到玩具中的秘密,他的智商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当然,家长要善意的引导,避免孩子出现恶意的破坏行为。
2、话痨行为
半岁开始,父母就迫不及待的教孩子说话,希望他们早早可以开口说话。可是真的学会说话之后,很多父母又觉得厌烦,因为孩子的问题实在太多,而且很多连家长都回答不出来。对于这一行为,有些父母会阻止,希望孩子闭嘴。
只是,孩子的话痨行为并不是坏事,最起码说明他的小脑袋在高速的运转,不然这些问题从何而来呢?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小话痨”,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同。相对来说,每个小话痨都是潜力股,他们不仅拥有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好奇心也很强。
对于孩子的问题,希望父母耐心且认真的对待,给予正确的解答。当然,也可以“假装”不会,引导孩子通过其他方式寻找答案,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式,毕竟学习方法远比答案更重要。
3、孩子王
老话说“枪打出头鸟”,所以父母在日常教育孩子时,都会叮嘱他们不要出风头。可是有些孩子,他们天生就是“王者”,跟朋友相处时,最喜欢的就是发号施令。在父母看来,孩子的这些行为就是“出风头”,甚至强烈要求他们改正。
父母总觉得,孩子爱出风头的话,很容易被其他人议论,将来有可能会被排挤。硬生生的忽略了孩子身上的领导能力,相信这是很多成年人都没有的“超能力”。相信能当孩子王的小朋友,他们不仅头脑清晰,而且语言能力和领导能力都不差。
父母要多注重培养孩子的说话方式,避免在发号施令的过程中,出现不恰当的措词和语气。换个角度去想,孩子并不是在出风头,而是在帮助别人提供正确的意见。
三岁之前,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这是他们大脑发育的高峰期。这个阶段,聪明的孩子,都会表现出自己调皮和好动的一面,家长别急着让他们改正。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要好好的保护和引导,不然会淹没他们的高智商。
坏习惯会成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好习惯则会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成功的一大因素,想要塑造孩子独立的意识,良好的品格,要抓住关键时期。
为大家推荐我家萌萌最近看的《小松鼠行为习惯绘本》,在看故事的时候,孩子非常容易就会把自己带入到角色当中,里面的人物怎么做,孩子自然就会跟着模仿,从而学会基础的生活规则。
书中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表达自己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叠加在一起,会让孩子更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另外,还有《陌生人,快走开》、《说好了就要去做》等拓展故事,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学会诚实守信,懂的多了之后上幼儿园,家长们才能更放心。
全书一共10册,仅需69,平均下来一本不到7块钱,一包小零食的钱就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划算了,如果错过了关键时期,再想培养就难了!
如果我们总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为何不陪他们看看故事书,谈谈心得体会呢?这也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和羁绊。
绘本里印刷的字体很清晰,纸张也很不错,方便孩子健康阅读。
有需要的父母点击下面链接即可购买,也可点击链接进入店铺选购更多育儿专家推荐的精选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