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的方法
TUhjnbcbe - 2025/1/13 23:07:00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方法

1.分段的方法

(1)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找各个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④总分总(掐头去尾)

(2)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2.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意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语言生动、形象。模板: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模板:把xx当作人来写+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

(3)夸张:突出事物特征,引起联想。模板:突出了+对象+特征+引起丰富想象。

(4)反问:加强语气。模板:强调了+对象+特性(加强了xx的语气)。

(5)排比:增强语气,充分抒情。模板:强调了+对象+特性(增加了气势,加强了语气)。

(6)设问:提醒人们思考,突出某些内容.模板: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描写手法的作用

(1)外貌(肖像)描写: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表露人物感情,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3)动作(细节)描写: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进它们都为我高兴。

(4)心理(神态)描写: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刻画,更能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5.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气氛,衬托……的心情。

(2)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3)衬托人物……的性格,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暗示人物命运走向或推动情节发展。

(5)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6)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和场景。

(7)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6.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2)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

(3)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4)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7.标点符号的作用

(1)——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3)“”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

——摘自《学霸笔记》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