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关于Kindle的技术帖那么多,你为什么
TUhjnbcbe - 2025/1/14 22:37:00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www.yunweituan.com/m/

前阵子Kindle和故宫合作,推出了“千里江山图”等故宫文化联名礼盒,不少故宫文创粉们都开始对入手Kindle心痒痒,我更是高频率地听到友人询问“到底要不要买Kindle?”、“你的Kindle用了吗?”

KindleX故宫文化礼盒千里江山图版

当然,要不要买Kindle这个问题,简直跟过年期间的“毕业了吗?工作了吗?有对象了吗?”一样,似乎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人生十大难题之一,年年都有人问。而且我们不约而同地为它纠结,你说它贵吧,很多人买iPhone可比买Kindle果断;你说它便宜吧,大家“买书如山倒”,一到打折季能搬好几套回家,加起来还没一个Kindle贵。哪个拿着Kindle的人,买之前没稍稍做番功课呢。

而在这个人生难题上百思不得其解后,我们只好求助于“过来人”:“你的Kindle好用吗?用了吗?”通常又会得到两个比较极端的答案——没用、吃灰呢、早不知道哪去了;另一个就是——超级好用,每天都用它来看书,随时随地坐地铁挤公交都可以用。这跟问人“谈恋爱好吗?”、“结婚好吗?”、“生孩子好吗?”一样,简直宛若围城啊!为了少拿这纠结事儿烦恼自己和他人,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买个Kindle到底为什么如此令人纠结。

原因一:“阅读习惯”,它活在我们的想象里

其实在考虑要不要买Kindle的人,通常也会有两种。一种为有阅读习惯并希望可以在更多时间、场景下阅读的人,一种是虽然自己没有阅读习惯,但希望培养阅读习惯的人。

作为有阅读习惯的人,购买Kindle只是希望尝试不同的工具,或确实需要通过电纸书这种工具来完成更多阅读任务,买Kindle只有一个可纠结的点——钱。买到后有没有落灰,无非只是用得顺不顺手,由于亚马逊产品的使用方法并没有iTunes那么反人类,大多数人如果只是为了阅读,还是用得很顺手的。当然如果有刷文献、做笔记的刚需,或许还要根据个人需要综合考虑索尼、苹果、微软等相似产品。

而希望培养阅读习惯的另一种人,大多是因为自己通常所在的时间、场景使自己无法“安心”阅读,认为“有了Kindle肯定会不一样”!并一边觉得“纸质书又重又不方便买多了还贵”,一边担心“读太多电子书伤眼睛”。其实这在我看来跟还没开始跑步健身,就担心自己会长太多肌肉的人差不多。

可随身携带的Kindle满足了大家随时随地阅读的“想象”

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是后者——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包括我自己也是。这种事儿,其实如果有了阅读需求,比如学业或工作的压力,很快就解决了。但大多数时间,我们除了自我要求外,是没有这方面压力的。很多人会说,“先别说我担心健身长肌肉有点可笑,起码我想健身了不是?有向好的意愿,有的人还不想健身呢。”这里如果我说,“不想健身没毛病”,可能还会有人认同,但如果我说,“不想阅读没毛病”,大概就显得匪夷所思了。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可我真的觉得没有阅读习惯很正常。在我们小时候,就有读书以外的爱好,比如看漫画、打篮球、听音乐等等;而长大后,我们不仅有了更多种的爱好,比如旅游、户外、料理等等,还有了更繁忙的工作,别说自己喜欢的爱好都顾不过来,工作都做不完呢,不阅读其实并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现在社会中越来越多鼓吹知识的重要性让我们觉得——不行,我必须要阅读!我必须要求知!我必须渊博!哪怕是显得渊博。

君不见知识竞赛类的小游戏是多么火热,其实我倒真还不觉得会答几道冷门知识题,或者在自己了解甚至是刚好了解的领域比他人反应快点能证明什么知识渊博,不过是一方面满足人们的自我安慰,一方面对奖金趋之若鹜罢了。中学课本其实早就教我们了,“术业有专攻”、“无他,但手熟尔。”要知道在中国火了那么多年的知识竞赛类节目鲜有没题库的。可是社会就是那么神奇,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国的文化氛围里一直鼓励阅读,鼓励求知——当然这确实有好处。但无疑为阅读贴上了另一个标签:如果我有阅读这种爱好,如果我是个随时随地都读书的人,这很酷。

爱因斯坦

即使我们有了越来越多元的文化观念,真实热情也很酷,敢于冒险也很酷,甚至颜值高、情商高也很酷,但国人骨子里对知识分子还是多少有些尊敬和向往的,这算是个比较统一的审美。所以如果我们拼命想往“有阅读习惯”的标签上靠,和往“锥子脸、大红唇”的审美上靠,区别并不大;这感觉有点像房价大涨那几年的段子,男女相亲之时男方不经意的掉落房产证,这和男女交友之时,不经意地晒出Kindle,表现出“我爱好阅读”,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这也就是为什么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也想买个Kindle来用,却又担心自己不用,其实没有Kindle之前你自己多爱读书,心里没点儿数吗?由此可见,大家对买Kindle的纠结就理所当然是复杂的了。

原因二:甩掉“不看书”的锅,最后还得自己背

另一个令人纠结的原因,就是我们都挺爱甩锅的。从国足战绩不好甩锅给天气和场地开始,甩锅文化就开始流行了起来;网游中一个和谐的团队就是互相支持理解,而令人不快的团队就是输了骂队友。要说个人,当然也有混得不好甩锅给出身,学习不好甩锅给教育,以及——没有阅读习惯甩锅给忙碌的生活。

其实不阅读就不阅读,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多的碎片时间,谁不是用来刷社交软件和聊天发呆去了,也没见几个人真读书的。但是偏偏有那么多工具愿意给我们制造一种假象——如果有了我,你就可以把碎片时间都用来读书了!当然产品是真的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可问题是你是否真的愿意。

在地铁上阅读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是一个将“不阅读”甩锅给“我每天坐了太久的地铁,我工作时间都被打碎了,我太忙了,所以我根本没空阅读”的人,那我想你不如真的在空余时间好好休息,娱乐消遣一番。而且通常即使内心百般不情愿“沉迷娱乐”,身体也是很老实地在Kindle和手机游戏之间选择了后者。

我有个朋友就非常有意思,她一直讨厌阅读和学习,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闲暇时间太多,应该利用起来学习一门外语,于是问我:“有什么适合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的APP吗?别给我说那些花时间的学习方法,整块的时间我要用来打游戏!”

我们都抨击过互联网让我们生活碎片化,跳出来看看,现如今,这已经不是互联网的“锅”了。互联网给了我们严肃文学和网络文学,给了我们名校公开课和娱乐节目,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轻松、有趣的。而科技给了我们各种好用的工具,又是我们自己选择了那些能帮助我们变得更懒的。所以那些希望以Kindle使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书的人,不如先试试自己在地铁上愿意用手机打开的是阅读APP还是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Kindle的技术帖那么多,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