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
越越是个思维活跃、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在课堂上总能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且在发言时能适时用上一些课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妙语连珠,让老师们都赞不绝口。和越越家长一沟通,发现这孩子的聪颖不是一天两天培养出来的。从小,越越父母就经常陪着孩子看简单易懂的绘本,父母指着图画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上了幼儿园,父母每晚给孩子读床头故事,有时候还让孩子自己复述简单的故事;上了小学,父母给孩子买了许多拼音读物,让孩子自主读书,孩子对阅读也很感兴趣,一直坚持阅读,所以比同龄人懂得多,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好,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瑶瑶是个活泼机灵的小女孩,平时做事很有条理,也很能干,但是一到了上课,老师一提问,就显得很没自信,老师点到她,她就开始支支吾吾,不是答非所问,就是说不完整。老师多次和她谈心,发现瑶瑶不是不明白老师讲的问题,也不是没动脑筋思考,而是不知道怎么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老师通过观察,发现瑶瑶在下课时间最喜欢的就是做手工,但是却从没见她看过课外书,只要所涉及的知识脱离了书本就完全不知所措了。老师就这个问题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也很着急,眼见着孩子就要升三年级了,要开始学习写作了,可是写出来的话语说不上通顺,还缺乏想象力,没有美感。瑶瑶父母表示今后会引起重视,多陪着孩子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皓皓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经常和老师沟通,课外要买哪些书给孩子阅读利于孩子成长,或者是最近孩子读了哪些书,老师觉得很欣慰,觉得皓皓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结果在学校,孩子非常不乐意与其他同学一起阅读,也不愿意做阅读分享,老师一问,皓皓体现出了对阅读的厌恶情绪。原来孩子在家看课外书都是被逼的,父母还要求孩子在阅读完后写读后感,这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有难度的。
高尔基曾说过:我身上所有的品质都要归功于书籍。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今中外,许多的名人名家都说过类似的话,无不肯定了阅读对一个人的积极影响。其实阅读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喜欢阅读的孩子不但在学习语文有更多的素材和更丰富的语言,在数学学习中也有更快的反应可更开阔的思路,同时,在生活交往中的喜欢阅读的孩子也能表现得大方和专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里除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也着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有些家长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该怎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更不知道该怎么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一个我们必须共同面对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美国的凯伦·米勒斯女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孩子天生喜欢玩具,并非天生就爱看书。孩子爱不爱看书,喜欢不喜欢阅读,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书刊的内容和外观色彩要尽量迎合孩子的心理,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衡量书刊的内容,不要以为“有用的”就是可以给孩子看的。在孩子看来,花花绿绿的昆虫、活泼可爱的大小动物、凶猛奇特的外星人和怪兽要比大人心目中的A、B、C、D和1、2、3、4有趣和有意思得多。因此,在早期,应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故事等等。
二、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孩子的早期阅读过程中,他们往往不可能像大人那样把一本书从头至尾看完。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应急于对他发火或表示失望。只要孩子不是故意撕毁或乱扔图书,家长就不必过多的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不可过早地限定孩子的阅读范围和阅读内容,而应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更不应按自己的意志强行改变孩子的阅读爱好,也不宜按自己的知识观和阅读习惯为孩子开列必读书目。否则,孩子就容易对阅读产生厌恶和恐惧,从而失去阅读兴趣。对此,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美国读书协会前主席鲁斯·格雷沃斯先生说:“现在,在一些家庭中有一种怪现象:父母喜欢看书,却往往等到孩子上床入睡之后才坐下来看,结果,孩子竟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喜欢看书。真可惜!”对此,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郁,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