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语文试卷考查的内容框架大致是差不多得,不过测试宽度和深度难随年级增加。一份语文试卷,前面半张基本都是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对课本熟悉,平时认真听讲,稍微花点时间进行记忆基本都可以完成,这部分尸体一般不容易拉开分数差距,其实整张试卷,最考查学生语文习得能力的是阅读理解和作文这两部分,也是语文试卷最有价值的地方。这两部分做得好与坏可以让学生的成绩差距比较大。那如何在阅读理解上拿个好分数呢?下面谈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差异首先是从课堂开始的,课堂上认真听课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听课和不听课的学生的差异可以在课后作业上及时反应出来。语文老师的课堂授课,所教授的除了基本的字词知识,还会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讲解,分析段落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讲解语句段落的用法和好处,讲解各种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如何理解一句话,或者这句话在此处起说明作用,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等等。说了这么多,其实不难发现,语文试卷上阅读理解题考查的大致内容差不多就是这些。上课时认真听讲,随时保持“在线”,跟着老师教学步伐去学着如何分析理解一篇文章,里面包含了很多老师的阅读技巧和心得,这些技巧和心得可是“无价之宝”,对我们平时做阅读理解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开始重视语文课堂的教学,跟上老师的节奏。
上课认真听讲放下手机平板,认真阅读课外书籍,重视语文知识日常的积累。阅读理解除了考查你的阅读技巧,一部分也是在考查你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常常让你写近义词和反义词,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这些就是考查平时的积累,答案是无法从给定的文章中找到的,只能从平时的积累当中来。如果你没有见过这些词或字,你又如何去给他们注音?现在很多小学生在家根本不会去阅读,尤其是农村的小孩,爸爸妈妈白天上班到晚才能回来,小孩基本是爷爷奶奶照顾着,这些小孩放学回家后作业草草写完就了事,然后赶紧去玩手机看电视,自己的课本都不碰,更不要说看课外书了,完全没有课外知识的积累,每次做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时胸无点墨,不知从何处下笔,无可奈何之时只好乱写一通,基本得不到分。坚持日常的训练,做好总结归纳,探索属于自己的解题新技能。很多人都认为类似文科类的东西多读多背,与理科不同,不用练习。其实这种观念真的要不得,不仅数理化要刷题,语文也是如此。阅读理解考查的也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只看不动笔,到该动笔时,脑袋里东西很多,不知道怎么去写下来。其实这是一种语言组织和表达能看的欠缺,嘴上功夫很熟练,手上功夫很生疏,无法下笔。无法准确有效地将脑袋里的知识进行提取组织。熟能生巧,在练习中我们能够渐渐了解和习得某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语文阅读理解并不是无迹可寻,它也有它的考查目的和要考查的技能技巧。这些从实战总结出的技能技巧比老师的口头传授更有效。
语文作为我么的母语学科,学好时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应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语文这门学科在所有学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语文测试中对阅读理解和作文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想做好阅读理解,我认为上面的三件事必须得做到。如果大家有上面好的建议,请不吝其言,多多给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