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体》更新到第三季,三体同人动画大佬神游八方已经是三体宇宙官方豪华套餐计划的一部分。
在三体同人文界,第一届三体主题科幻征文大赛也“炸”出了不少三体同人大佬,刘艳增就是其中一个。
刘艳增(中)(左为颁奖嘉宾吴霜老师,右为中篇一等奖获得者龙凯骅)
——Part1——
刘大大的快问快答~
我们先通过10个快问快答迅速了解一下刘大大吧~
Q:如果让您用三个词形容一下自己,会是什么呢?
粗粝、细腻、胸怀天下。(这个其实是想象出来的)
Q:这是您第几次拿奖?
第一次吧。有几篇科幻短篇在几个平台发表过。
Q:您为什么喜欢科幻?
在埋头对抗现实的引力过程中,永远保留一份原初的梦想。
Q:《三体》中和您最像的角色是?
罗辑?我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哈哈。
Q:如果现实中有ETO,您会加入吗?
不会。他们太蠢了。
Q:希望未来写科幻作为爱好还是工作?
能够变成工作当然非常棒,但现实的引力说你不能这样。
Q:喜欢硬科幻还是软科幻?
小孩子才分软硬,我们大人只关心好不好看。
特派员:哈哈哈~有道理!
Q:您最希望看完您作品的人说什么?
要是作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看的过程中能被赞叹几句,看完之后能感受到一丝震撼,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还能想起来一两个场景,余愿足矣。
Q:您看来成功的科幻作者是什么样的?
钱多事少家里蹲。哈哈。
Q:您有信心成为这样的作者吗?
信心是计划的一部分。
——Part2——
《三体》的伟大不需要标签
“真正伟大的作品不需要标签。三体是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只不过它碰巧是科幻小说而已。”刘大大认为《三体》是真正能突破类型和标签化的小说,像《红楼梦》一样是可以从各个方面解读、理解的伟大作品。未来我们再聊到《三体》的时候,或许会说《三体》是一部神作,而不会说是一部科幻神作。
Q:您什么时候看的《三体》?
——应该是年吧,听朋友推荐买来看的。从一开始漫不经心地看,然后一发而不可收,到现在为止还经常摸出来重新看一遍,每次都会有心得。嗯,最近我飘了,开始学习金圣叹,在做《三体》三部曲的批注了。
舍不得在书上写,这是我的笔记~
特派员:哇!这认真程度,这字写得,请收下我的膝盖~
Q:您觉得《三体》是个什么样的作品?
——我就是因为看了《三体》才入了科幻坑。《三体》的评析文章已经太多了,我的观点其实并不新鲜。
《三体》是科幻小说,可是它的读者群早已不是局限在科幻迷圈子,它已经完完全全走向大众,成了真正的大众文学。就像是提起《西游记》你不会想到它是“神话小说”,它就是《西游记》;提起《红楼梦》你不会想到它是“宫闺小说”,它就是《红楼梦》。
将来也许提起《三体》,人们完全不会想起“科幻小说”这个标签了,它就是《三体》,它的读者群可能对它什么类型的小说不感兴趣,这就是《三体》的伟大之处了——真正伟大的作品不需要标签。三体是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只不过它碰巧是科幻小说而已。
Q:科幻在您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现在来看还是占据了很大分量。目前有几个写作计划,所以除了阅读之外就是处在持续不断的思考中。好在现在已经由开始的需要自律,变成了作品本身已经产生推动力。目前来看,包括阅读在内,应该占到工作之余的一半多时间吧。
Q:您为《三体》做过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当然是参加了“首届三体主题科幻征文”啦。
特派员:这个奖杯~~我可以!!
——Part3——
《三体》同人文:想给配角更好的结局
“科幻迷们需要找到同类,需要获得共情,需要深入交流,需要一起狂欢”。
刘大大认为,《三体》中没有英雄色彩的配角值得更好的结局,让他们能够在原著中淡出之后,仍能够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Q: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获奖作品吗?
——三体人有一个贯穿了《三体》三部曲的重量级武器,那就是智子。智子可以说是人类的梦魇,有它在,人类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没有意义。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面壁计划。
《三体:量子蜂群计划》讲的是,一群“不信邪”的人,利用人类擅长的伪装和计谋,制造出一种智子必须通过二维展开才能阻止的场景,并在它展开的时刻消灭它。
并且,即使最终消灭不了它,人们仍然准备了很多的二级计划,在智子被吸引在某个固定的地方的那段时间里,人类得以避开智子的监控,秘密地实施了那些计划。
Q:是怎样的契机让您参加首届三体征文大赛的?
——我本来就是的粉丝,一般社区发的推送都会第一时间看到。另一方面,头一次三体同人的征文怎么可能没有我。
Q:为什么当初会想到写一篇这样的作品?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思考: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那些没有英雄色彩的配角们,是否可以有更好的结局?是否也能够有所作为?
比如章北海的战友吴岳,在原著中他向希恩斯夫妇提出打上思想钢印,以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安宁,在被拒绝之后他郁郁而终。
比如丁仪,原著中曾经提到“丁仪一直致力于研究屏蔽智子的方法,但始终一无所获”。
比如萨伊,原著中的描述是“萨伊建立了人类纪念工程,并收集各类人类文明的遗迹发往太空。”
比如庄颜,在神秘地消失之后,她最后又神秘地归来,没有对她的动机和行为进行合理地解释。以至于留下无数猜测。
我感觉,给这些人这样的结局,似乎对他们有些不太公平。我希望通过写这篇《量子蜂群计划》,让他们能够在原著中淡出之后,仍能够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Q:这篇文章的构思过程大致是怎样的呢?
——“量子化的蜂群”可以感知到智子的存在,是根据《三体》原著中“高维的智子阵列,可以实现和三维的沟通”这个设定,反推出来的一种想象。《三体:量子蜂群计划》设定中,即使不是量子化的蜂群,也能感知到智子,只不过在量子化之后,整个蜂群的感知能力会指数级提高。
另外,《球状闪电》中,人被球闪杀死后会成为“量子化状态”,这个状态也可以认为是高维的存在,在某种情境下他们也可以在三维中出现。
还有,对于“蜂群”,“蚁群”的描述,我曾经在两篇小说中使用过,更在不少的经典篇章里读到过。这种大量的简单个体集聚起来,能够“涌现”出更高的智慧或者更奇妙的现象的设定,我一直非常喜欢。
Q:您觉得自己的这篇文章怎么样?
——嗯嗯,奖金说明了一切,哈哈,开个玩笑。其实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我对限时性的命题征文又爱又恨,爱的是命题,“恨”的是限时。要是有一年时间写个长篇同人多好(嗝)。
Q:写科幻的难点和爽点在哪里?
——或许它们是一回事?难点就是爽点,爽点就是难点吧。但我永远觉得,作为一个创作者,最难的爽点和最爽的难点,都是如何让读者感觉到爽。
Q:您是怎么平衡职业和科幻爱好的?
——是它们在平衡我。谁更需要我,我就去临幸谁。
Q:您有看其他参赛者的作品吗?感觉怎么样?
——看了一大半,越看越欣慰,在中国应该只有《三体》的同人征文里能找到这么多的同志吧。脑洞大开,天马行空,各种不同的角度和思考,都是丰富三体宇宙的重要素材基地。
大家都很厉害,不仔细看都是老百姓,一仔细看都是面壁者。
特派员:这波总结相当到位了~
Q:您怎么看同人现象?
——科幻迷们需要找到同类,需要获得共情,需要深入交流,需要一起狂欢。原著内容已经限定死了,但集体的想象并没有停止。他们会聚在一起,共同滋养出越来越多让同类们“迷下去”的内容。在这些内容里,同人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漫威宇宙如此,星战宇宙如此,西游宇宙如此,三体宇宙也应如此。这是保持更持久的热度,培育更广阔的生态,占领更大众的人群所必须的。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宇宙”们总是会不断扩张。
Q:对三体其他的同人作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