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兵智部总叙中,有篇讲岳飞平定洞庭湖杨幺的故事。杨幺盘踞在洞庭湖,在陆地上耕种,在水上作战,他造的大船高达十多丈,官*们眼睁睁地看着杨幺横行。岳飞本来想建造大船征讨杨幺,但是湖南运判薛弼却劝阻岳飞:“如果要建造大船,肯定要耗费一年半载的时间;即使把船造好了,水战仍然是杨幺的强项。现在是天旱水枯的时候,阻断江面,重金收买贼人各船首领,不要和贼人正面冲突,再从上游流放大量杂草阻挡船只,使得贼人没有办法发挥水战的优势,一面派遣精锐骑兵直攻贼营,贼人必败。”岳飞听从了薛弼的建议,很快在八天之内将杨幺平定。
岳飞擅长以寡敌众。曾经在南熏门以八百亲*打败贼人王善五十万,也曾经在桂岭以八千士兵打败曹成的十万大*。岳飞在事前曾和统兵的将领商议,经过细密的计划才和贼人交战,因此能够战无不胜,即使是遭到贼人的突击,也都不会自乱阵脚。敌人曾经叹服说“憾山易,憾岳家*难。”
岳飞带兵虽然*令森严,却能以诚带兵。士兵生病了,岳飞都会亲自调和药物;如果诸将去远地戍守,岳飞定会让妻子慰问他们的家人生活起居;凡是作战牺牲的人,岳飞不但伤心流泪,并会抚育他们的孤儿;有赏赐,就分给将士;一丝一毫也不放入私囊;每当建立战功的时候,都会将其归功于所有的将士。这就是岳飞之所以取胜的原因。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
我想到了汉代韩信破赵之战,用了著名背水一战。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刘邦带走了*中精锐,留下了多是新兵蛋子,他认为只有把将他们置于最危险的境地,他们才会为了活命拼死一战。作为名将韩信了解自己的兵,但同时还派了骑兵去赵*附近埋伏,专等赵*倾巢出击时,攻占大营。这边汉*背水列阵,等无路可退时,拼了性命,以一档十。打到僵持不下时,赵*突然转身,发现营垒已插满了汉*的*旗,以为汉*已经全部俘获赵国的国王和将领们,大势已去,于是*队大乱,一哄而散。韩信知己知彼,奇正结合,取得了会战的胜利。当然赵王陈馀如果听从谋士李左车的计谋,胜负还未可知。当韩信攻过来时,李左车曾献计说:“汉*远道而来,我*只要闭关坚守,不出两月,等韩信没了*粮,撤退时,挥*掩杀,可获全胜。”可赵国主帅陈馀是书呆子,听不进谋士的话,认为堂堂赵国,这么能使用这种低级手段,我们有二十万大*,只要和他决战,就能灭了它,最后自己被灭了。赵国统帅陈馀即不知己,也不知彼,国破人亡。
被誉为斯大林“救火队员”的二战名将朱可夫,也是这方面的高手。年8月,苏德战场上的苏*已经从最初德*发动的“闪击战”中反应了过来,尽管其抵抗的力度越来越大,但依然无法改变节节败退的局面。在北方,德*包围了列宁格勒,距离市中心仅有24公里。
只有在中路的“叶利尼亚突出部”,被贬值的朱可夫指挥预备队方面*,赢得自开战以来苏*首次战役级别的胜利,重新获得了苏联统帅的赏识,并紧急调往列宁格勒挽救那里的危机。
作为原守卫列宁格勒的苏*西北方面*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尽管打退了德*的第一次进攻,但面对德*一改以往猛冲猛打,采取稳扎稳打的第二次进攻,有些招架不住了。束手无策的伏罗希洛夫一面命令坚守,一面做着弃城准备。在征得苏联统帅的同意后,要求波罗的海舰队在剩余的战舰上安装炸药,待列宁格勒陷落之际将其炸毁。朱可夫一下飞机就对伏罗希洛夫说:“禁止炸毁*舰,并保证有40个基数的弹药”。这些*舰上的大口径舰炮不仅威力巨大,而且是列宁格勒防御战的有力武器,未经战斗炸毁简直是犯罪。朱可夫命令全部*舰拆除炸药,用猛烈地炮火支援地面作战,并将全城的高炮部队部署在危险地段,用高炮对付德*坦克。除此之外,他进行了全城动员,一方面命令所有能拿武器的男人投入战斗,水兵、*校学员、大学教授和学生纷纷编入独立步兵旅;另一方面组织8万居民在城区构筑长达25公里的两道防线、6个防御地域、个射击孔和个火力点。更关键的是朱克夫开始整肃*纪。他下达了号命令“列宁格勒方面*全体指战员,在未接到方面*书面命令的情况下放弃阵地,将立即处以枪决”。并要求各级指挥员看完命令后签字,他也在发布命令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也就是说,严厉地惩罚对方面*司令同样有效。在朱可夫的一番指挥下,苏*从慌乱中振作起来频繁地发动反击,而德*对于攻占列宁格勒的信心日益低落,终于在损失了6万人后停了下来。朱可夫也历时17天完成了苏联统帅赋予他的使命。
投稿邮箱,欢迎讲诉你的心情、想法和故事:
fei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