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近期读书心得读中国的近代大
TUhjnbcbe - 2021/4/12 14:07:00
卤米松乳膏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338988.html

最近一周又看完了两本书,一本是罗志田的《中国的近代:大国的历史转身》,一本是王先明的《清王朝的最后十年》》。

两本书都是讲中国近代史,前一本以评论为主,包括作者对近代以来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再观察,在某些学术交流会上的学术论文及书评,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对新文化运动的观察、思考、研究。在我过往的阅读史中,一般是到辛亥革命就结束了,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仅限教科书上的知识,新文化运动出现的标志是年《新青年》的发行,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有何联系,两个运动的主题、口号、内涵有何区别及关联,新文化运动结束于何时,以上议题,书中相关文章都有涉及,作者的分析让我对新文化运动有了更深的了解。其他一些文章读起来稍微艰辛一些,一来我对很多内容接触甚少,二来作者的文章确实是走学术路径,文章严谨、扎实,毕竟更多的是论述性文章,理解起来需反复研读。本书是作者一些列文章的合集,虽说都是讲中国近代史,但各篇文章主题各不相同,较难从整体性、系统性上进行理解、归纳。

王先明的著作还是第一次阅读,清王朝的最后十年从大体的*治事件上我是耳熟能详,这本书并不是一板一眼的学术著作,更偏向于面向普通读者的历史读物,作者在讲述历史事件时,也会带上后人的议论、点评,读起来相比前一本轻松许多。虽然我个人对清王朝晚期历史较为熟悉,看完本书还是让我既有愤慨,又有激动,愤慨于执*当局的自私、冷血,激动于多年前许许多多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先人们对立宪、对民主、对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国家的追求。没有一代代先贤们前赴后继的追求,就不会有辛亥革命的成功,晚清的最后十年,再早一点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甲午战败、列强瓜分、变法失败、庚子事变、推行新*、取消科举、五大臣出访、预备立宪、两宫去世、皇族内阁、保路运动、武昌首义、清帝退位,以上是从清王朝的视角观察晚清最后十来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果站在年回望过往十五年,在我看来应该有两条线最后指向同一个终点:一条是前面说的,从执*者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被动办法到主动推行新*,在新*中走向末路,另一条从革命*人或者说从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先生的视角,他是怎样走向革命之路,共和的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写下了人类历史上十二个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瞬间及人物,在中国的历史我想同样也有这样的瞬间及人物,只待后人来书写。

罗青友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期读书心得读中国的近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