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书不觉春已深读书心得系列3
TUhjnbcbe - 2021/4/15 17:50:00
北京中科专家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读书心得3: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

常熟市古里中学浦长宇老师

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心中的最大感受是感动和崇敬,我为李老师的爱心、真心、耐心、信心和慈父之心而震撼,李老师太伟大了。

李镇西老师的伟大在于他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在手记一里,李老师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爱的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李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真正民主的基础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不含任何杂质的。他爱得真实,爱得纯粹,如给汪斌煮鸡蛋,给学生生日祝福,以至有人说李老师你对学生太好了,他说他这是在还债;他爱得彻底,如和宁玮八年如一日地通信,一直鼓励她;爱得伟大,如教育“后进生”万同的转化;爱得负责任,如对优生的培养。这种爱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更重要的是,这种爱不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而是双向的互相感动!“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镇西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幸福者!

相比于李镇西老师,想想自己,真是惭愧。首先,在对爱学生的理解和做法上,尤其是在转化“后进生”上,自己是多么的肤浅和渺小。在此之前,自认自己是“爱”学生的,从不体罚学生,从不对学生出现语言暴力,关心学生的成绩,读完此书我便扪心自问,我真的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发自内心、无怨无悔的吗?李镇西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只是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不觉春已深读书心得系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