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用零碎的时间有幸拜读了《从偶然到必然》这本书,近日读完,受益颇深。该书主要介绍了华为公司的研发管理实践,揭示华为由优秀走向卓越的内部逻辑,证明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华为历经二十多年,从产生变革想法、到变革、到执行和优化,围绕研发投资与研发管理一直在探索、实践、归纳、总结,与时俱进,支撑了华为成为全球领先的公司。
作为仓储物流部门负责人,个人理解如下:
一、让客户成功
华为的成功来自于客户的成功,只有以客户为中心,才能真正提供价值。需求从客户来最后到客户市场中去,那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让客户成功就是客户自己产生价值,从客户的角度去看问题,不仅仅是产品卖出去获得利润,他也要成功,他也要利润,对低成本和高质量的追求是根本原因之一,而且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平台效应。
二、以客户需求和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价值,把客户导向做真,做实。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鼓励创新,但是反对盲目创新,不能因为创新而创新,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华为不提倡什么东西都自主创新,一是没有那么多支援和能力,否则企业就会穿上“红舞鞋”;二是不要过分狭隘的自主创新,否则会减缓华为的领先速度。所以华为要开发合作,联合创新,不断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
四、开放和持续改进
本书分析了日本和德国的质量好的原因;是因为华为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公司,他是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只有不断的改进才是前进和上升的基础。
华为的追求是“质量高于日本,稳定性优于德国,先进性超过美国”,高于优于超过代表了他的目标。
因为华为的商业成功,华为的管理模式近年来也成为了众多企业追逐、学习的目标,我认为学习固然重要,但要懂得灵活变通,需要遵循以下2个原则:
1、架构上的模仿,但不要抄袭
IPD基于业务分层和业务分类会场景化,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应直接套用,而是尽量的贴合自己的企业特色和实际情况进行剪裁。
华为的企业和产品特性表明,他们执行IPD是构建了一个大平台,任何产品进来都可以包进去,但其最关键是点1.他们通过无数次磨练,已经掌握了如果在各个环节上剪裁跟实际产品相符合的流程和环节,大的流程不变,但细节会变化。2.他们的队伍有成功的经验,当然最宝贵的还是失败的经验,在我们试用之初,建议先拿此流程完整的分析几个案例,我们看看他的作用,重新复盘我们之前的项目,以此达到目的。
2、僵化、优化、固化
就像华为刚开始引入IPD一样,此项目之前是没有人成功过的,但是任总还是推进了下去,我觉得他提出的僵化、优化、固化的精神同样适用于现有的大部分企业队伍。首先我们要把我们的管理层利用培训武装起来,让大家了解什么是IPD,它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他。大家充分理解,导入概念之后执行。执行后发现问题持续的不断改进,直到把此理念真正地在企业执行,不断的修正,才能到最后的固化。到新的项目导入时完全按此执行。
最后我们学的是不仅仅是IPD,同时也是学习华为公司,那么多学华为的为什么成功者很少,是因为我们需要学习其神髓,我们不能只学习,还需要运用到工作中去,然后把他转换为自己东西。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不是一两年就能够成功的。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建立起更强大的团队,更专注的是团队把这些精神继续推广和发扬,更新和改进才能构建企业百年基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