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读书心得万事万物,有阴有阳
TUhjnbcbe - 2021/5/28 0:35:00
北京治痤疮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万事万物,有阴有阳

财*马嘉涛

万事万物,有阴有阳,此八字,是我读《万历十五年》的最大感受。

《万历十五年》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以小见大,为我们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显得有些臃肿,而又有些病态的大明王朝。大明王朝就像一个背对着时代的老人一般,步履蹒跚地走向崩溃的深渊,哪怕偶尔能出现几个闪耀的明星,也只能充当老人手中的拐杖,使其没那么容易摔倒,而无法逆转其前行的方向。

那年少登基,却郁郁而终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那权势滔天,却不得善终的内阁首辅张居正;那恪守中庸,却有心无力的继任太师申时行,都让我感受到了个人面对一个时代的无力感,以及旧时代那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可怜之人”——朱翊钧

就拿明神宗来说,虽史评大多为昏庸、无为,但在作者笔下,明神宗,或者说,朱翊钧,是一个可怜的“人”。在亲情方面,朱翊钧年少丧父,而其生母又因其皇帝的身份,无法直接地去表露最天然的感情;在友情方面,朱翊钧从少年时期便御宇天下,身旁人皆文臣宦官,谈何友人?所亲近的,无非“恩师”张先生以及“大伴”冯保,而此二人又在万历成年之后成为朝廷的最大隐患;至于爱情,虽有“知心爱人郑贵妃”,却因文官阻挠、祖宗条例无法立之为后,死后也无法合葬。

他也曾试图励精图治,在那旱年下罪己诏,向上苍求雨;也曾恪守祖训,参加一次次枯燥乏味的经筵,彰显人君之仪。然而,在“张先生”与“大伴”的连结之下,他的权力几被架空,其帝王之位几为虚名。其寡寡兴致,如书法,被认为是“末技”,不需登峰造极,于是他的“张先生”在其练到一定水准后,将书法练习从其课业中取消;其戎马之梦,亲征之念,被文官集团一次次地驳回,不得实现。又因祖训,其一生只踏出紫禁城四次。

名义上,他拥有着天下,但实际上,他的一生却只拥有那一座城。文官集团需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傀儡,皇帝越是“听话”,文官们越会称之为得道之君,万历十分清楚这一点,但也正是清楚这一点,他对文官集团才最终失去了耐心,也失去了诚信。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居正

再如张居正,他一生锐意改革,为实现抱负,手段刚烈,且不畏流言。生前,他已是位极人臣,可谓“实质的君主”,天下*令,与其说出于皇帝,不如说出于这位文渊阁大学士。从个人*绩来说,张居正可谓傲绝那一时代,甚至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万历一朝。

彼时,一切**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其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财*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臣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体为之肃然。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有经天纬地之才之人,在死后依旧无法善终。其逝世后,当初被他打压的文官集团猛烈反扑,将其极度豪奢的私生活扒出,更有甚者,斥其有“谋逆之心”。这一切既让张居正生前的风光烟消云散,且随着张居正的垮台,“大伴”冯保也终于遭到了清算,由此,青年万历最为信任的两人,在他心目之中,也终究是不堪了起来。

“和事佬”——申时行

但最为触动我的,则是那看似中庸的继任首辅申时行,他接过张居正的棒子,成为大明内阁首辅,吸取前任教训,他不似张居正那般刚烈,而是处事沉稳,时常充当着“和事佬”的角色。他维持着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维持着皇帝与官僚之间的平衡,也尽心地劝导已展露“无为而治”苗头的万历。然,其中庸处事却被斥为无为,慰藉皇帝却被贬为虚伪,他终究于文官集团压力之下,被迫告老还乡。

为何最为触动?如果说,张居正在实现其抱负之时,也还藏有一定的野心,其死后遭遇清算也可称之为早有预兆。那申时行的告老还乡呢?则完全出自于文官集团的内部争斗,而这,也是我第一次对这一集团产生明确的厌恶之感。

文官集团,由天下读书人组成,按理来说,应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求礼义,讲信修睦。不可否认,万历一朝的官员中,也有几颗闪烁的星辰,如张居正,如申时行,如戚继光,如海瑞,他们最终走向了文官集团的对立面。显而易见,文官集团为天下治理,社会安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不可忽视,其内部的争斗,结*营私勾心斗角,陷整个朝野为*治名利场。偶而可见,刚直无畏的文官为国计民生向皇帝进谏,弹劾佞臣,而大多时间,进谏弹劾不过是他们攻击*敌,或哗众取宠的*治工具。

万事万物,有阴有阳

故,万事万物,有阴有阳。万历之阳,为其身为皇帝的一面,他必须担起至尊之责,遵守祖训,成为大明王朝的精神象征,彰显人君之仪;万历之阴,为其身为人的一面,他也想拥有喜怒哀乐,也想追求最为炽热的爱情,也想享受最为天然的亲情,而非成为那端坐于龙椅之上,不被允许有私欲的“得道明君”。张居正之阳,在其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心,在其不畏流言蜚语的坚定之心;张居正之阴,在其隐藏起来的巨大私欲。文官集团之阳,在其为天下治而努力的信念;文官集团之阴,在其不断膨胀、争斗之野心。

对阴阳两面,实质上我并不褒贬。虽看起来,阳胜于阴,但七情六欲,人之常情罢了,若无七情六欲,又如何称之为人呢?而真正需要做的,并非“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在阴阳之间,求一个均衡罢了。

作者:*仁宇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03

往期回顾

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

读书心得

《中国财*史十六讲》

读书心得

《代谢增长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心得万事万物,有阴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