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书心得(8)
.05
城口县教育工委书记、县教委主任滕远贵同志在校长“读书修身”交流会上提出,要相信阅读的力量。《爱的教育》译者夏丏尊先生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乘城口县教育系统推进“读书修身”行动的东风,高观学校发动全体教师共读了《爱的教育》。
本专栏将陆续推出部分教师的读书心得。
老师曾用这种方式爱过你
高观学校朱现玉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你知道“老师曾用这种方式爱过你”。——题记怀揣着不舍,却满含鼓励;接纳着生疏,却不动声色地给予维护和帮助。《爱的教育》中配巴尼先生在迎接这位自“格拉勃利亚”转学而来的意大利小孩时,不动声色间帮助这个孩子融入新的班级,消除陌生环境带给他疏离感的一系列做法,让我为之敬佩。
新学期开始,校长领了个黑皮肤、浓发、大眼而眉毛浓黑的小孩来到了日记作者安利柯所在的班级。配巴尼先生携着这名“转学生”为全班学生首先介绍了他的来历:“你们大家应该欢喜。今天有一个从五百英里以外的格拉勃利亚的莱奇阿地方来的意大利小孩进了这学校了。因为是远道来的,请你们要特别爱这同胞。他的故乡很有名,是意大利名人的产生地,又是产生强健的劳动者和勇敢的*人的地方,也是我国风景区之一。那里有森林,有山岳,住民都富于才能和勇气。请你们亲爱地对待这小孩,使他忘记自己是离了故乡的,使他知道在意大利,无论到何处的学校里都是同胞。”
第一句话提出全班学生应该持“欢喜”态度,第二句话为大家介绍转学事情,第三句话再次强调“要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特别爱”的态度,第四、五句话赞扬肯定这名转学生的故乡,提高孩子们内心对新同学的好奇、喜爱和认同感,削弱转学生的紧张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第六句话再次强调“要亲爱地对待这名同胞”。然后再要求级长代表全班对这名来自格拉勃利亚的转学生致辞,表示欢迎。
最后再次以较为严肃的态度强调了要友善对待“新同学”:
“请你们好好记着我方才的话。格拉勃利亚的小孩到了丘林,要同住在自己家里一样。丘林的小孩到了格拉勃利亚,也应该毫不觉得寂寞。实对你们说,我国为此曾打了五十年的仗,有三万的同胞为此战死。所以你们大家要互相敬爱。如果有谁因为他不是本地人,对这新学友无礼,那就没有资格来见我们的三色旗”!
这番话铿锵有力,不单单着眼于“尊重并接受新同学”的事情上,更对学生进行了“和平相处,消除种族主义”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塑造和引导。
配巴尼先生仅仅用了短短的几句话,就照顾到了所有孩子们可能生发的异样心理,顺利帮助这位“转学生”满含亲近,不带一丝隔阂,安心地走进全新的班级。同时,润物无声,帮助原班同学平静却充满快乐地去迎接新的伙伴,去接受集体生活中新的变动。我觉得,这不仅需要高超的语言艺术,更需要有一颗时刻准备给予孩子“爱与帮助”的心。于不动声色间,给予孩子最好的爱的教育。
这让我想到了今年发生在本班的“转学”事件。新学期开始,我所带的班级转走了一个小姑娘,浓眉大眼,是我经常委以重任的小孩,她转学到了爸妈工作的成都就读。另外又转来了一个性格内向,安静胆小的姑娘。如何处理好两个孩子的“离开”和“到来”,这对我这个新手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经过一番思考,我选择了类似于配巴尼先生的方式去处理:
我首先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转学”的概念,告诉他们:转学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有新的变动需要及时做调整,离开和新加入的同学都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要表达对她们的祝福和欢迎。
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录制了短视频,向离开的同学表达问候和祝愿。并对新来的小姑娘表示欢迎,告诉学生和家长“相遇是缘分,既要学会拥抱走的人,更要学会拥抱来的人。”转走的小姑娘收到视频很惊喜,转来的小姑娘因此更加开朗,其他的小朋友对待类似的事情也更加坦然,成长和改变就在无形间发了芽。
好的阅读经历是能在心里生根发芽,能帮助自己改变思维和生活方式的。我以为,爱的教育在某些时候其实就是一种“接纳”,一种不动声色的温柔。在“聚散离合、迎来送往”中,教会孩子们“友善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在足够坦然的同时,还能够不忘祝福和给予拥抱”。
我想,爱的教育就发生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教者润物无声,受者获益终生!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记起那些有关爱的教育的美好瞬间。
END●《爱的教育》读书心得(7)
映照心灵的几面镜子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6)
以爱立德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5)
爱与被爱,人生才幸福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4)
爱在生命中,两旁开花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3)
爱需要表达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2)
关于孩子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
有爱的教育
编委会主任/朱继雄
编委会成员/李文才谢益新刘尚超廖启轩
*美中李世洪彭书华封发彬王显其朱现玉
主编/谢益新
执行主编/田胜铠
排版/王林
教育路与您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