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财*吴健汉
一、书籍介绍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所写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这一本书曾被许多的名流学者所推荐。全书共由12篇文章组成,涉及了乡土社会中的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内容。在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书本里主要探讨了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对于在城市里长大的人们来说,农村的具体生活细节是模糊且陌生的。在我的理解里,很多时候,虽然农村并不像城市那么繁华,但农村有宁静、清新的空气,有朴素的、以灿烂微笑待人的人民。很多的农村人懂得珍惜生活,能够努力创造财富来改善生活条件。而从书籍中的学习,我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
二、全文概括
本书的第一篇介绍的是背景,描述了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部分主要分析了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通观全书,我从中了解到了作者对乡土中国的看法。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中国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乡土中国的“礼”靠社会传统来维系和传承。因此,在最后的部分里,费孝通先生也认为,乡土社会的稳定是相对的,乡土社会的变化极为缓慢。
三、感悟与思考
而今,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里,本书让我对于我们自己国家的社会形态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了解到了我们的农村社会中存在着与城市社会不同的发展形态、人文风俗、社会习惯。很多时候,这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又是一种对立。许多的事情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冲击和碰撞。
“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因此只有扎根于农村的人、或是体会过农村生活的人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中国的本色是乡土,而乡土社会发生了变迁。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改变,这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就像费孝通先生在结尾所说的,“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在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
农村的社会发展形态有其独有的特点,身处社会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每一种社会发展形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梦想,追逐我们想要的未来。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0
往期回顾
读书心得
《万事万物,有阴有阳》
读书心得
《大国大城》
读书心得
《统一与分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