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促进青年教师沉下心、耐下性,打开书本,品味书香,让精神和大师对话,让专业在读书中发展,海光小学名师研修学习共同体开展了“阅分享,悦成长”读书交流活动。研修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们围绕各工作室共读书目展开学习,每周进行读书打卡,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并撰写一篇读书心得。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教师们的优秀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
《项目学习基于学校的行走》心得王然
寒假期间,读了陈主任为我们精心挑选的项目学习基于学校的行走这本书,这本书对于我校如何开展stem社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对于单一的为应试教育而学而教的传统而言,项目化需要以多元视角投入其中,我们并不是培养分数高的孩子,而是综合素养好的孩子。项目化学习就是突破主要重视读书所造成的弊端的一种方式。强调通过一个个经过设计的项目学习去“做事”!我们要组织和推进活动的真实问题,最终形成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如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读书、做事既是阶段性目的,又是终极性目的的手段,学会做人才是最终目的!所以会做人,会真实的生活,才是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目标。那身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去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我觉得首先要改变课堂模式,通过对书的阅读,让我对于STEM理念下得课堂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反思了作为新教师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状态的把握,学生是否做到了真实探究,在探究的背后是否生成新的问题,而非填鸭式灌输。因此对于我们来讲,要学会放手,由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支持者,让真实学习发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针对于以后我们不论是驱动问题设计、学习过程设计,还是学习结果评价,都要更加用心。
其次用高阶思维引领低阶思维,在一节课当中,如果是40分钟,通常前面30分钟都在讲基础,后面会留在一点点时间,来让学生进行高阶活动,比如讨论和碰撞,可是常常到这里已经没有时间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其实需要有一个长时段来保证学生对于核心知识的讨论和思考,这也跟我们的STEM课堂相联系,为什么要在大情景,大任务下进行我们的课堂学习,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中去运用这些知识。学生对本节课核心任务的讨论,去思考,去合作,去推理,去进行思维散发,从而用高阶思维引领低阶思维。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发现尤其作为年轻教师的我还有许多不足,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去突破、去成长。在项目化学习中,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去体会、去感知,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真正的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END文字:王然
编辑:宋月芹
审核:卞彩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