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读书心得
TUhjnbcbe - 2021/7/3 22:09:00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学初学校赠每位教师一本书,我获赠的是《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一书,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受益颇多,现与大家进行分享。问题推进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既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见它既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策略也不是放任学生无组织无目的的自主学习。它遵循如下教学设计流程:设计问题——呈现问题——自我指导学习——利用新知解决问题——学习过程的反思与评价。每个环节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删减或反复循环,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设计也可以是学生或师生共同设计。

夏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教学实施的策略有:优化情境创设,激发问题意识;梯度设计问题,深化探究过程;师生合作互动,促进问题解决;尊重个性思维,提升质疑能力等。问题推进式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读懂吃透教材,读懂教材,明白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好问题。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为例,在备课时老想为什么把“两点之间的距离概念”和“三角形三边关系”放到一课时教学,在看情境图的时候我得到了点灵感,我们知道三角三条边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可是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其实我们可以用“两点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这个事实概念来解释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现象。任意两边之和可以看成是两点间的折线,如果小了它必然够不到终点,如果等于那么它们和第三边就成了平行的关系。

研究完教材后,教学时我梯度设计问题,深化探究过程。在讲完例3后加了一句,例3里你看到了哪些图形?孩子们马上就说有三角形和半圆形(下面是个刀形)居然看见了三角形了,哪什么样的3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随便什么线段可以吗?(不能随便)我们可以动手实验一下4、5、6、10厘米的小棒中任选3根看看哪些能够拼成三角形,哪些不行?为什么这几组能拼?其他的不行?

想一想:能拼出三角形的小棒,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用刚才所学的例题内容“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来解释,怎样证明你研究出来三边关系的规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摆一摆拼一拼,议一议,最后通过学生实验讨论,自主探究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虽然过程比较漫长,但这样层层递进的提问,步步深入将孩子们带入探究的过程中去。最后孩子们还给了一个我惊喜,就是自己探索出快速判断哪组数据能拼成三角形的方法,较小的两个数之和只要大于第三边就能判断出它成立,效果不错。

在教学时我也尝试采用了优化情境创设,激发问题意识的策略进行问题推进式教学,以《平均数》一课为例,开头我以学习和玩的关系为谈话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智慧的玩,我们也可以玩中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以拍手游戏为契机,首先我先分为男生女生队,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每人都参与会怎样?这节课?每队只选一人代表合适吗?你怎么想的?进行定人定时定规矩。接着我创设出人数不相等的情况孩子们进行比赛的情境,提问,两队人数不同,用总数比合适吗?你有什么解决的方案?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解决的方法不唯一,学生的方法有添一个女生或去一个男生,接着我又问:生活中常常就有这样人数不相等但又需要比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两节课课后效果都不错。

通过读书学习,在教学时我们把所学知识进行尝试应用,进行实践,实践后又进行反思的过程,使我真正体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这句话的含义。也感受到用此方法教学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