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恒星光谷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六月份
TUhjnbcbe - 2021/7/5 4:49:00

六月份·读书心得

readingnotes

读书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过程,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收获知识、结识朋友、开阔视野,还能提高自我,通过读书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

在本月,恒星光谷幼儿园组织了读书分享会,轮流分享自己看过的或者是喜欢的书籍,把这些书分享给老师们,让老师们在阅读书籍时多一个选择,也呼吁大家多读书,增长知识,积累阅读量。

Jun.1

向上滑动阅览

《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

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收益匪浅,我才真正明白了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的真谛。


  有智慧的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不但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答自如,,而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中从容不迫,显示出高度的教学智慧。


  有智慧的教师要有创造智慧,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提出新观点,总结新经验,取得新成果,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走出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在课堂教学中,有智慧的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快乐学习,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对所学知识是感兴趣的。有智慧的教师在课堂中能对学生真诚地表扬,热情地鼓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的指点。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能坦诚地尊重。


  有智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让课堂呈现创新的活力。有智慧的教师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防止学生盲目地创新,一味地生发,随意的自主和形式的组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灵活诱导。


  总之,《有智慧的教师》是一部启迪心灵,陶冶性情的文章。这本书让我身心浸润于教育智慧的滋养中。通过学习,我更加感悟到,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锻炼自己,争取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向上滑动阅览

《让孩子安心做自己》


  从出生开始,我们便不断地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事、物,这些外在的人、事、物也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不断的认识了外在的环境,进而认识了自己。认识自己,是一个慢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这也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我们会遇到太多的事情,无法被我们控制。


  随着教育的
  在选择阅读教育类的书籍时,我偏向这三个方面:一线教师经验实录、为人父母教养记录和专业教育工作这的理论阐述书籍。而《让孩子安心做自己》的作者李坤珊老师,很巧妙的将这三方面融合在了这本书当中。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是一线幼儿教师和教师训练师,她有着南伊利诺大学幼儿教育博士学位。这三个身份,都让我艳羡不已。而且,我在教学过程当中,很多的疑惑,都在这里找到了明确的答案和实施范例。


  《让孩子安心做自己》这本书由四个方面组成。每一部分都以其中一点为核心,按照儿童身心发展为顺序发散式阐述,阅读之后总览全书,又能发现四个部分又是互相补充的,统领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理念,便是尊重。这观念的树立与实践与作者在蒙台梭利体系幼儿园工作有着非常大关系的。


  尊重孩子,是蒙台梭利的核心教育理念,在这一理念中,成人作为观察者语合作者,为孩子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尝试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往往也不会是同一个气质类型。所以居高临下的指导与规划孩子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也很难收获一个幸福的结果。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家长的欢迎。但也有一些家长矫枉过正,把“尊重”变成了“放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如何解决这些状况,依靠的是孩子已经建立成的经验与原则,而这些的建立都要依靠我们成人的指导。

相信很多家长与老师都为管与不管,帮与不帮中徘徊纠结过。在书中,李老师设定了相关的标准。“我们爱他是没有条件的,但他的行动却有‘合适或不合适’的区别,而行为是可以改变和选择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态度上,要直接的表达出我们对孩子的爱,为孩子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并且也直接的指示出什么事可以做的,什么不可以做,并给出做与不做时,可以有哪些选择。也就是说,原则是我们直接给孩子的,做法孩子可以进行有限制的选择。而我们在理念是,要认真思考并坚持住对孩子的尊重,划分清楚指示与强制的界限。

本书详细的解答了很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Jun.2

向上滑动阅览

《玩耍:幼儿最好的学习课堂》

四五岁是孩子们学习各种知识的年龄,你可能首先想到要给他安排专门的“学习时间”,其实,玩耍就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课堂,他们可以开心地学到很多东西。


  四五岁的孩子到了该学习各种知识的年龄了,这时所有的家长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有时候父母们有点担心,因为他们觉得孩子们更喜欢玩,却不喜欢学。其实你可能还不清楚,玩耍就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课堂,他们既可以快乐地唱歌、跳舞、做游戏,又可以学到特


  别多对他成长有帮助的知识。比如,认知能力、情感、身体的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


  美国西雅图资深教育专家芭芭拉女士认为,四五岁的孩子学到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体验,音乐、空间、绘画等不同领域的玩耍都能让孩子们学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这才是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好方法。


  父母们不妨学会给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玩耍方式,和孩子一起在玩耍中快乐学习!


  玩耍里的数学课


  孩子和你一起玩售票员或者售货员游戏的时候,他不仅是在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发挥想象力,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感受和情绪,这还是他学习数学的最好机会。比如,你买了2元钱的车票,可以告诉他这样你能到更远的地方,或者你可以坐上有空调的公共汽车。你们也可以给家里的所有东西标价,做售货员和顾客的游戏,这样孩子不仅了解了数字的多和少,也能了解到更大的数字或许可以代表物品更有价值。找零钱还可以让他们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这样,这些枯燥的数学知识在玩中就愉快地学会了。


  你们也可以一起在跳绳的时候、上台阶的时候数数或者去认识车牌号,孩子们通过这种途径更加了解数字和生活的关系。


  玩具里的空间世界


  电动汽车在孩子们的操作下穿过茶几,从房间的这头奔驰到那头,小汽车的高度能不能穿过更低的沙发,能不能从那条小窄到上穿过,都是锻炼他的空间感觉。即使孩子在沙发上蹦来蹦去、在床上练习倒立,也都是在发展他的空间能力。


  孩子还可能会把不同大小的水杯排列整齐,把他们分别命名为爸爸、妈妈和自己。这种玩法,是在表达他们对真实世界里大小关系的理解。


  积木能让孩子了解不同的尺寸、大小,用小块的积木搭建成一个大的建筑,也完全依靠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孩子们创造出不同的三维空间,这也是他们日后学习几何、物理、工程学和建筑学等课程的基础。


  悄悄成长起来的语言家


  有时候语言能力比行动更重要。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为了能说服小朋友或者家长站在自己的一方,为了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努力学习着表达。在游戏的时候,多创造一些情境,和孩子一起讨论怎么玩、该说什么话更合适,他也慢慢学会沟通和表达。


  你也可以经常在游戏中让孩子听到一些新的词汇,往往这个时候能够促使孩子们更多地思考,启发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世界。慢慢地,他们会更加注意到生活中的细节。学会用更恰当的语言来表达。


  玩出来的艺术家


  孩子们都喜欢乱写乱画,有时候他们的涂鸦让你很费解,但这并表代表他没有自己的想法,在孩子的眼里,那些线条都是有意义的。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开始会运用颜色表达他们曾经看见或者想像出来的东西,也许是某个人,也许是他们到过的某个地方。所以这些来自内心世界的活动,通过他们的不断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通过他们的笔有了一种真实的表达,你能说他不是一个艺术家吗?同时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创造的素材,他们可以沙子、土、毛巾等不同的材料创造艺术作品。


  音乐和舞蹈总是让孩子和着迷。当他们自然而然用自己的身体和声音表达的时候,也让他们体会到了艺术的感染力,他们会自发地创造出更多的变奏曲。四五岁的孩子一般能够演唱比较长的歌曲了。即使反复唱只有几句的简单歌词,也能够使孩子们尽情享受词语的音调,韵律的美好。


  过家家游戏的社交训练


  孩子们都喜欢过家家,他们经常把大人之间每天发生的事情搬进他们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他能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也更了解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要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游戏,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角色,把自己转换成这个角色的过程中,他要学会表现这个角色的行为特征,体会这个角色的感受,从而了解真实生活中各种角色。


  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比如,和孩子一起玩司机、售票员和乘客游戏,他会了解不同角色的社会分工,你们都是普通的人,但是你们都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也可以根据书上看到的故事来扮演角色,加入一些想象,实现理想中的一种生活境界。


  更多孩子在一起玩耍还可以体验到竞争、赞同对方、赢得胜利等感受。孩子选择加入一方就是在肯定对方的友谊,这也是共同分享友谊的过程。


  孩子们更多时候是在模仿,当他能跟小朋友和睦相处,共同玩耍的时候,要表扬孩子。这样孩子慢慢就学会了合作。


  美丽的想像在飞


  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可能他的娃娃和他一样快乐地生活着,他会哭、会笑,可以吃东西,可以分享他的感受。或许某一天,他自己成了哈利波特,可以变幻魔法,可以无所不能。


  想象是一切创造的源泉,也可以帮助孩子的成长。比如,玩电动飞机和小火车的时候,那种惊人的超速行驶,会让他们突然感到自己很强大,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


  玩拼插玩具也是他们发挥想象力的最好途径。这也是很多四五岁的孩子热衷的事情,他们可能用拼插玩具建造了他们想像中的最完美的游乐场。


  想象还可以帮助孩子摆脱某种不良情绪。比如,爷爷奶奶要出门旅行了,他不希望他最喜欢的爷爷离开一个星期,他可能会想象自己也在进行一次小小的旅行,逐渐忘掉了与爷爷奶奶分开的苦恼。


  做身体协调的小家伙


  孩子到户外又跑又跳,当然是在帮助他们提高身体运动能力,一方面锻炼了他们的肌肉,一方面又练习了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身体的协调发展是大脑开发的重要过程,同时也让孩子们具有一种运动家的精神,用开阔的心胸和敢于不断挑战自己的态度对待世界。


  手眼的协调能力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非常有帮助。四五岁的孩子可以做一些缝纫工作,特别是女孩子会对此乐此不疲,这是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的好途径。男孩子可能会更加喜欢玩迷宫游戏。从迷宫的入口走到出口,可以促进孩子的空间推理能力,促使他们细心观察图形和细小的差异,还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让孩子玩中学习,你要把握以下原则:


  *快乐是玩耍的第一原则。不要为了让孩子“更全面”,强迫他玩不喜欢的游戏。


  *玩耍要自然,不要把玩耍变成刻板的学习。


  *最好的玩法是既简单又有趣,不要给孩子特别多的指导和命令。


  *玩耍可以有很多方式,应该学会创造一些你孩子喜欢的。


  *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比如孩子学会了合作和分享,一定要给他拥抱、亲吻作为奖励。

Jun.3

向上滑动阅览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心得》

近些年原生家庭的概念被很多人反复提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不仅仅提现在身体上的生长,更多的还有在心里层面上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成长需要爱、需要被养育者看见和理解,如果没有得到回应,对孩子来说,那就是最绝望的事情。无回应之地即绝境,身处绝境中的孩子,内心的黑暗是很难被驱散的。这正是与这本书的标题呼应的地方,《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孩子的成长需要成人的看见和回应。

按照《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中的观点,“看见”的前提是父母要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可能有人觉得,孩子只要出生了,他与养育者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建立起来了,父母、自己祖辈,这些人都是和孩子处在关系当中。这种说法自是有它的依据,但书中的“关系”强调的是互动,是还在哇哇大哭的时候可以得到回应的关系。孩子需要在这样的关系中树立自身的安全感,他们太小了,以至于只有在得到别人的回应和关照的情况下才能够活得下去。所以,没有回应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和死亡同样可怕的事情。长时间被这种可怕的情绪所包围的孩子身上会体现出这种缺失带来的不健全的状态。

比如说逆反,再比如逃避,以及攻击性、欺凌、成绩不好、扭曲的性意识、社交上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些情况我们有的时候会说它是与性格相关的,或者有的人也会一味的去责备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告诉我们,这些表现其实大都是因为他们小的时候没有被看见。他们的养育者没有在孩子啼哭的时候、叫喊的时候、欢笑的时候、伤心的时候等等,在种种时刻都给予足够的
  最近我阅读了《发现孩子》这本书后,对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本书是蒙特梭利著作之一,此书揭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精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为此她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去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正如她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作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蒙特梭利在书中提到任何一项教育制度的推行,绝对必须先从建立一个能够保护孩子的环境做起。孩子的生命始于成人,也终于成人,这就是生命的历程。只有孩子生活领域中所经历的爱,才是人类生命道德的理想境地,是一种自我牺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爱。

蒙特梭利主张:“大人绝不应把孩子塑造成小大人”大人在帮助孩子做手脚运动时,明显是将大人的动作方式套用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个普遍的错误,应对他们的行为不加干预让孩子依照自己的禀性去工作、活动。教育者的首要素任应是去观察孩子的人格,并对之予以尊重,当因为怕孩子吵闹而不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不尊重。在成人的世界里,让大人觉得欢心舒适的事对孩子的也照着做准不会错。

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应尽可能地把一切留给自然,才能为孩子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有利于其身体成长的方案。唯有自由才能引导孩子的性格、智力与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自由还要求我们教育者应该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恒星光谷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六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