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区教体局自年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就把教师读书作为教师自我培训工程来建设。同时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名师专栏将陆续推出名师们的读书心得,今天推出的是师范附属小学秦莹莹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
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条建议》,是一本极为经典的教育书籍,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蕴含了及其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反复拜读,深刻感悟,深度思考,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作者这句话揭示了教学和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快乐。关于教育的艺术有很多理论,教学的技巧也是层出不穷,我们教师在学习众多的教学技巧之后,不能够偏离教育本质,让学生打开心智,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在读到这段话时,深表赞同,也深受启发。一直以来教材讲解是教学的重点,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如今的教学模式在教材知识的讲解中,延伸课外知识,渗透课外阅读,将教材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通过课外阅读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将教材内的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有经验的教师们,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课上,总是力求看到:学生们是怎样独立地完成作业的。”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寓意深刻。在教授新课时,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的作用只是在课堂中起到串联作用,抛出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解读教材。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就标志着他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是很高的,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掌握熟练。但是这个学习的过程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梳理、整合,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本书可谓是字字珠玑,虽然出版多年,但作者对教育目的的理解,对教学技巧的剖析,依然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这本书需要我们时常翻阅,总是会带给我新的启发。
作者:师范附属小学秦莹莹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