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前行的明灯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读书心得
TUhjnbcbe - 2021/7/11 4:16:00

前行的明灯

——《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读书心得

保定市第二十一中学张红改

      

专栏

            张红改

《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这本书,是我读的第一本于漪老师的专著。以前对于于漪老师的了

      

解仅限于零散的阅读,现在阅读这本专著,我有了更多的感悟。

“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是实实在在的草根教师,一直站在课堂上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一走上讲台,我的生命就开始歌唱。”书中第四章《生命涌动的课堂》于漪老师如是说:“我追求的教课目标是‘一清如水’。目标明确,内容明确,结构清晰,语言清晰,不含混,不模糊。”是的,水无形,教无定法,育无定律,用心用情,才会赢得孩子的纯洁之心。水灵动,年长的“师”与年少的“生”是平等的,都是万物之灵,年长者对年少的学生应尊重、爱护,有悲悯之心。智慧地引导学生向上、向善、求真、求美,阳光下唤醒每一个灵*。水至纯,我喜欢于漪老师常常用到的“滴灌”这个词,“滴灌学生的心灵”、“滴灌学生的智性和德性”,涓涓滴滴,润泽心灵。

        

生活就像糖果              一颗滋味绝赞的糖果              一颗无与伦比的糖果            

            

于漪老师说人是有灵性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教师视学生为万物之灵的“灵”,内涵丰富。它既是师生间平等关系的表达,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认知与尊重,更是对学生稚拙、粗糙、不完美的包容与理解,智慧地引导学生不断求真、求善,提升学习品质和人生境界。

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培养人”。我看到于漪老师无微不至的对待学生,体会学生细小的情感变化,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哪怕危及身体和生命也在所不惜。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各种因素的干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十分不容易,坚守就更加不易,需要有远见卓识和相当的勇气。爱是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师爱不是本能,而是素养。师爱较之温暖无私的母爱,应更有深度,它是“恻隐之心的体现,美好人性的弘扬,薪火相传的担当,时代号角的呼唤”,应有更大的格局,要“心里装进学生,装进国计民生,装进教育社会,装进立德树人的使命”。
  

于漪老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对教育事业价值的深化,才由不自觉到自觉,到以心相许,以情浇灌,以自己有限的德、才、识、能作为他们前进的铺路石子,攀登高处的阶梯,托举他们成为初生的太阳。想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纪,有的时候看到素质高、能力强、又肯干的年轻人,就想多说两句,希望他们能够在年轻的时候确立方向,努力追求,书写无悔的教育生涯。我也会把我所有的经验和想法与他们分享,希望他们能够站在我的肩膀上,更快地成长,成为优秀的教师,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涯。
  

很多时候,我愿意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希望听到更多信息,感受更多成长的力量,能够享受专业成长带来的幸福,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成就感,无愧人民教师的称号。

“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了这本书,对于漪老师的经历和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将成为我前行的明灯,我将用一生来追求”春泥“般的教育生涯。

生活就像糖果,一颗滋味绝赞的糖果        

      

编辑器                  长按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行的明灯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