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桃同学的读书心得原生家庭
TUhjnbcbe - 2021/7/11 4:17:00

《原生家庭》作者:苏珊.福沃德克雷格.巴克

咳咳~~~~

桃同学终于在本月读完了这本《原生家庭》。

本书的作者苏珊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她通过在工作中的大量案例分析了各类“有毒”的原生家庭,并传授策略,使那些受过伤害的人们重获自信和力量。

在书中,不仅能看见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子,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特别感谢托德学院读书会的督促。

读书心得如下:

No.1

谈原生家庭是在甩锅吗?

是的,是在甩锅。

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该混吃等死,最后责怪父母:看吧,我悲惨的一生都是你们造成的。

甩锅的意义在于,人的能量有限,只有去除本不应我们来承担的责任,我们才更有力量去承担现实的责任。

所以,该甩的锅还是得甩。

现实送我们的锅已经够多,我们无需再继续背负幼时父母递来的锅。

甩锅的目的还在于,和父母建立健康的成人关系。

健康的成人关系,就是在为自己的情绪、状态、生活负责的基础上,相互关心、照顾,并对彼此的付出心怀感恩。

这一点,是我的渴望,可能也是你的渴望。

No.2

请不要利用孩子的“别无选择”

孩子无法选择家庭,TA的成长也没有家庭以外的参照标准,TA对父母的一切全盘接受。

如果父母错误对待孩子,甚至是暴力相向时,TA无法选择不爱你,TA只能向内攻击自己,认为自己太差,甚至把错误行为等同于爱。

你自认为在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其实在亲子关系中,提供无条件的爱的往往是孩子。

孩子必须爱你,为了生存,TA别无选择。

请不要利用TA的“别无选择”。

No.3

看到孩子越加独立,你感到了“威胁”吗?

操控型父母,大概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父母类型。

控制是人类的寻求安全感的本能,如果缺乏控制,人类几乎无法存活。

凡事过犹不及。

操控型父母把这种原始本能,转变为长期操纵孩子的工具,对孩子的成长进行破坏。

他们希望孩子永远弱小无力,为了达成愿望宁愿孩子窒息:“我这样做事因为我害怕失去你,所以我宁可让你生活在痛苦中。”

当看到孩子越来越独立,他们首先感到了威胁,而不是对自己教育的肯定。

在操控下长大的孩子,通常有两种选择,叛逆或者投降。

但是叛逆和投降又意味着,我们忽视自己的需要,并继续被父母支配。

不管我们选择叛逆还是投降,都不妨问问自己,我的选择是为了和父母对着干,还是基于自己的现实需求。

欣赏孩子,接纳孩子。

除了操控孩子,我们还可以选择操控好自己的人生。

No.4

让孩子做孩子

孩子考差了,父母崩溃大哭,于是孩子内疚,哭着安慰父母,承诺下次一定考好。

这样的场景很常见。

然而,让我们先理清几个问题。

孩子没考好这件事,是孩子承受不了,还是父母承受不了?

如果孩子承受不了,那这是TA的课题。如果是父母承受不来,孩子也应该对父母的情绪负全责吗?

你因工作压力而焦虑导致的崩溃,也需要孩子负全责吗?

孩子安慰你,是源于TA对你无条件的爱。

我们要因此感谢孩子,欣赏他对别人的同情心。

当我们有意愿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们才可能真心感恩别人的关心与善意。

孩子的身体、大脑尚在发育中,父母要做孩子情绪的容器。

父母已经成人,我们有能力去平复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做孩子,别强迫他做你的父母。

No.5

道歉的背后

错了就道歉,这谁不会。

但很多父母的道歉背后隐藏着愤怒:“我都道歉了,你还想要怎么样?!”。

不真诚的道歉,其实是变相的控制。

真诚的道歉的意义如下:

第一、教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觉。

“你认为我所做的不公平的事确实不公平,你的感觉事对的”。

第二、让孩子明白,父母也会犯错,我们作为父母愿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所以孩子也有犯错的权利,只要他们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No.6

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

以上文字,是基于我自己的经历的理解。

另外,书中还列举了不少解决内心冲突的好办法,是一本有实操性、值得阅读的好书。

最后,摘抄一段书中的文字:

“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

爱的行为并不会折磨你,也不会让你失控,更不会让你产生自我憎恶。

爱的行为会滋养你,让你拥有健康的情感。

真正的爱带来的是温暖、愉悦、安心稳定和内心的平静。”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如何表达爱

并收获想要的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桃同学的读书心得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