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阅读体会1投资方法
TUhjnbcbe - 2021/7/20 2:40:00

前言中已经简单交代,巴菲特在合伙基金阶段主要采用从其导师——“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那里学来的投资方法,后来他自己称之为烟蒂股投资法。

这一时期,巴菲特投资业绩非常好,关键就在于跟随格雷厄姆学习后,掌握了投资赚钱的底层逻辑,并以此为纲,练就了自己的投资组合拳。

其实在跟从格雷厄姆学习之前,20岁的巴菲特已经有9年炒股经历,但却是地地道道的韭菜,不过他确实很有投资天赋,皈依格雷厄姆门下后,不断展现其投资才能,开启了属于他的投资传奇。

格雷厄姆从年到年教学了25年,就算每年教个学生,也有上千学生,但是其中真正成为投资大师的屈指可数,证明成为投资家是很难的,即使有好老师教、也要有一定天赋和领悟力才行,投资虽然简单但不容易。

回到正题,合伙基金阶段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他在、63、64年致合伙人的信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原文描述可以在前面推送的摘录1、摘录2中找到。

和年的信中都是分三种类型描述投资方法,到了年,巴菲特将其中的低估类拆分成了绝对低估类和相对低估类两种类型,说明巴菲特早就开始与时俱进地改进自己的投资方法。下面我逐类拆解一下巴菲特的投资方法。

第一类是低估类股票投资。

这类股票主要是通过定量分析判断是否低估,也就是主要看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质量,确认股票的价格是否低于账面价值,比如一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总资产万,其中50万是银行存款,没有负债,而此时公司股票市值低于50万,那么明显这家公司股票是低估的,因为还有超过50万其他资产相当于是免费送的。

这个选择低估的投资方法或者说选股标准的主要来源就是格雷厄姆教的烟蒂股投资法,其口诀是:购买市值低于有形资产净值三分之二,甚至低于净营运资产三分之二的公司。其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就是用五毛钱买一块钱的东西,即使公司破产清算,投资者也能有收益,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侧重、甚至强调只进行定量分析,但到了巴菲特这里,开始同时重视定性分析了,也就是分析公司所处行业、基本面等情况,结合这些情况来判断低估的股票是否值得投资。

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出有安全边际的股票或者说烟蒂股,分散买入多只,就形成了一个低估类的投资组合。这类投资方法相对简单,到现在也还很多人用,主要的要求就是懂财报分析,一家一家公司去翻石头,判断是否低估,然后组建投资组合。

这类投资到了年,巴菲特拆分为两类:绝对低估类和相对低估类。绝对低估类和前面说的方法是一致的,就是从公司产业资本的角度直接评估公司是否低估。

相对低估类则主要采用相对估值法来评估股票是否低估,比如一家公司市盈率10倍,而业务相同、质地也差不多的另一家公司市盈率是20倍,基本可以说前一家公司低估。

当时巴菲特对此方法的应用和拆分独立成类,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年大崩溃后30多年,美国股市大涨,绝对低估的公司在变少,这也是巴菲特后来解散合伙基金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是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开始与时俱进、逐渐转变了。

第二类是控制类股票投资。

这类投资是通过买入公司股票成为大股东,进而控制公司,推动公司价值实现。

这类投资首先是给低估类投资上了保险,比如买入质地不错的低估类股票后,就是死活不涨,那就不停的买,买成大股东、进入董事会甚至控制公司,如果公司经营的好就不插手,管理层经营的不好的话就插手,通过改善经营、拆分、裁员清算等手段推动价值兑现。

一通操作下来,低估买入的股票绝没有亏损的可能,除非公司造假导致完全看错了,所以说控制类投资首先是给低估类投资上了一重保险。

当然,这类投资也有必须注意的事项,首先公司规模必须是自己的资金量所能控制的,巴菲特也是从控制百万级别的公司开始,随着资金量的增长,才控制像伯克希尔等千万级别的公司;

第二个是控制类必须要买的便宜,买入时就把钱赚到。巴菲特因为冲动控股伯克希尔的价格不够便宜(这是另一个比较长的故事,这里就不展开了,有机会再细聊),导致后来他说控股伯克希尔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代价超亿美元,所以反思烟蒂股投资法终究不是最理想的投资模式,巴菲特才往陪伴伟大企业成长方向进化。

第三类是套利类投资。

套利是指在不同的市场同时买卖相同的有价证券或外汇,目的是为了赚取两者之间微小的差距,它的获利途径不是来自股价上涨,而是出现在公司并购、清算等商业活动中,所以获利与市场涨跌关系不大。

典型的套利举几个例子,比如一家公司的股票在两地的交易价格不同,可以通过买入价格低的同时卖出等量价高的而获利;A公司分拆为两家公司B和C,B和C的交易价格之和高于A,则可以通过买入A的同时卖出等量的BC,锁定价差,等A分拆后归还BC获利;还有D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公司E,提前买入E也可以获利。

套利的关键在于确定性,所以巴菲特说,做套利投资不听传闻或“内幕消息”,只看公司的公告,比如前面A、D公司的例子,只有在公告确认分拆、确认收购之后还有差价才介入,赚取确定的微小利润。

虽然套利每笔可能赚的不多,但是胜在具有高度安全性,而且时间短、收益相当稳定,折算成年化收益率能达到10%到20%,所以巴菲特说,可以借钱作为套利类投资组合的部分资金来源,但巴菲特自己规定借来的钱不能超过合伙基金净值的25%。

我认为巴菲特投资组合配置套利类投资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平滑投资业绩,他通常是在股市整体高估的时候增加套利类仓位,因为套利类的获利独立于大盘,股市高估时提高配置比例可以降低股市下跌给投资业绩带来的冲击,从而平滑投资业绩。

上面三种投资类型构成了巴菲特合伙基金时期的投资组合拳,可以说是一套严丝无缝、逻辑缜密的组合,以低估类投资为主,如果市场走低,将资金加码低估类投资甚至可以借钱加杠杆;如果市场大幅走高,低估类不断获利了结,并增加套利类的比重;如果股票价格停滞不动,就持续买入并最终推动价值实现,真是一套完美的投资方法。

所以为什么巴菲特早早就认为自己未来会很有钱,还和朋友说担心钱太多,会不会导致孩子成为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如果是你,掌握了这样的必胜投资方法,你也会确信自己未来会赚很多钱,只要等时间慢慢积累就行。

不过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方法没法闭环了,因为个人投资者或者绝大部分基金已经很难控股公司,即使能控股也是要花大代价才行,做不到物美价廉的获得控制权;而且现在想通过裁员、清算手段拿走企业资产也越来越难,要按照法律给出额外补偿,这很可能会榨干公司的资产,导致原本低估的价格变成不低估甚至高估。

虽然控制类投资现在没法复制,但是低估类和套利类投资现在还是行得通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深挖这两种方法,精通如何一种都应该可以从市场赚到大钱的。

Mr光风霁月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阅读体会1投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