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小盆初程景最奇
TUhjnbcbe - 2021/8/8 4:20:00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自愿推荐,注明出处。

如遇喜欢,敬请置顶;如有感想,文末留言。

与先生饭后散步,必经一家小店,落地玻璃透出的景致之雅,一下子将它与周围毗邻的几家小店拉远了距离,好似淤泥荷花,更恍若空谷幽兰。

吸引着我并让我暗暗在心头称奇的,是那些隔着大大的玻璃可以欣赏的一盆盆清雅无比的小盆景。精致的迷你,苍劲的小品,一种古朴空灵的味道让我不由自主地久久驻足。然而小店经常店门紧闭,更让人平添一份欣赏的期待。一日傍晚,终于在“松石缘”三个充满古意的字体下,等到了店门坦然敞开、白色的日光灯一泻而出的时机,赶紧与先生踱步入内。

奇丑无比而又怪状嶙峋的一砣小石,却有一丛矮小葱绿的小植嵌得其中;盘根错节而又虬龙歧柏般的小榕树或者罗汉松,竟然被巧妙地容纳于方寸之陶盆;白玉般陶瓷花盆里,栽种的乃是有着翡翠色泽的小叶绿植。开小景、玉盆寒浸,巧石盘松。风送流花秋色尽,夕阳回彩弄疏空。更有古意盎然的陶盆中抽生出清秀的长叶兰草或者灵动小枝条,身姿婀娜的植株造型被一片平铺盆上的幽深苔藓所点缀。

这些微型盆景,大多被摆放于同样造型别致的微型红木博古架上。

“翠崖红栈郁参差,小盆初程景最奇”。几只小盆,几个小架,几株小绿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被主人随意一摆,忽然就生出了几份禅意,几许脱俗,几道空灵。于是,整个空间,将世俗自然拒之门外,流淌其中的是冲淡的雅趣、静虚的恬淡。

小盆乾坤大,方寸意境深,这些微型盆景,竟营造出了一种久违的脱俗与意趣,难怪有人称之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图片来自网络)

老板在角落静静地喝着茶,见我痴迷地欣赏他的多肉菖蒲、纪州真柏微型盆景,于是轻笑着提醒我,这里主营松石。我这才注意到了柜台中摆放的各色松石样品。怪石嵌岩苔藓古,坐移衡霍入“他”庐,感觉上老板养着一份耐心,对盆景呵护备至。凭着已有经验,略略知道他摆放在此空间里的这些造型,应该都是日本微型盆景。弹丸小岛上的人们喜欢极致之美,又崇尚以幽寂和简素为主要风格的“佗寂之美”。当年由遣唐使传播到日本的中国文化,既发源于我国,又融入了岛国自身特有的审美趣味,正如中国唐诗与日本俳句、中国书法与日本书道、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

日本人极致审美的形成,也许正是为了突破和抵抗空间的逼仄与局限,借由物质达到精神的高度。老板告诉我,这些迷你盆景并不好伺候,因为它是动态生长的,须得经常观察树型的形态和变化,倾心听其“私语”,才能于修剪、浇水、施肥的精心照料中让其不失独特的意趣之美。我想,“松石缘”店主在经营松石买卖的闲暇之余,为这些微型盆景忙碌而琐碎的过程,反而让自身于喧闹的俗世中意外拥有了清静无垢的内心世界吧!

《记事珠》中记述道:“王维以*瓷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岩松记》一书中也详尽描述了盆景造型之美:“友人以岩松至梅溪者,异质丛生,根衔举石茂焉。非枯森焉、非乔柏叶、松身气象耸焉,藏参天复地之意于盈握间,亦草木之英奇者,余颇爱之,植以瓦盘,置之小室”。故宫内藏的宋人画中亦时有松树盆景出现。由此可以想见我国古代文人雅士之不失雅趣和诗意。

在我国古代,诗歌和书法对于一介文人而言,均为“童子功”。因此他们长大后,面对生活上的种种困顿,大多借其抒发内心的情怀和心志,这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素养,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是缺少了对于这样的习惯的濡养,以至于我们的孩子直至长大成人,也没能真正学会以这些纯粹的精神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内心。而高科技的日益介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丰富和多元多样,却也同时使得我们再也没有了将审美达到极致的时间和精力。

大多数中国人就这样总是在世俗而务实的生活中天天奔忙,在物质和金钱中不断迷失,却将灵*丢在路上,一辈子活得都很苟且。没有雅致,没有情趣,没有恬淡,没有空灵,让“诗”永远属于“远方”。

但也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在喧嚣俗世中守得一己雅趣,试着让自己的内心,借由一些寻常而又不寻常的东西,在浮生中沉淀下来,让灵*在生活的疲累中得以安歇。这位店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此幅书法乃店主朋友所题)

(先生所赠书法作品)

寻找真实的自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盆初程景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