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阅读心得陈小花读书札记读苏霍姆林斯基
TUhjnbcbe - 2022/3/7 15:24:00

泾川

教研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读书札记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四讲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高平镇袁家城小学陈小花

苏霍姆林斯基从自己的教学经历中知道:学生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就会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出现这样状况的最大问题就是“地基”问题。如何构建一个牢固的“地基”,苏霍姆林斯基讲就是构建牢固的地基。作为教师譬如你是一年级老师就得看看四、五年级的教学大纲,思考如何才能使学生顺利地在四五年级学习,那么在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什么。我的理解就是,老师要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地基,教师就得通晓小学阶段的教学大纲,自然就会明白,自己所在班级的孩子要“学什么,自己如何去教,教什么”的问题。

首先,注意学生的读写能力。能正确的读写,这是知识以及读写能力的“骨架”,在以后的中高年级对于掌握更多词汇就有了方法和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每个学习日平均学习三个生词,孩子们把他们抄在本子里并记住,连续三年,孩子们逐渐养成习惯了”。针对这样的提议,我深有同感,我也经常让那些记忆困难的孩子坚持每天四到五个过关,可是一个星期,一月还没有坚持下来,就会被那些在孩子们认为枯燥的词语打败,想要培养的习惯逃之夭夭了。

教师这个时候就得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这样的长线打算,中线打算就是对课文的反复朗读,短线的还是回归词语过关。这样学生的读写兴趣有所改观,学生的读写能力就得到培养。教师的困惑在读中得以解决,孩子们也慢慢地喜欢上阅读,从而达到自我思考的过程。

其次,作业的游戏成分。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有个童话用的词。在小学的四年时间里,画出几十副童话式的图画,让他们给这些画题词,这个词就包含在这些题词里。这是巩固最低限度词汇量的很成功的一种形式。”诚然我们通过朗诵记忆,图画记忆,讲故事记忆,引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但最重要靠的还是老师的检测,形成孩子们自我教育的结果。对于这部分,我不是很赞同,乡村老师一人身兼数职,去设计一份生动有趣的作业游戏,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如果画副画,那该耗费师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想这个理想的完成很可能需要很长的路,但一定会在某所学校实现,因为目前读这本书的人很多,研究教育的老师也很多,假以时日一定会研究出一份很实用的清单。

而我的作业设计通常画一些简单的简笔画,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要每节课有这样激趣效果,做到这些很困难。

从八十年代教育就提倡“双基”,也就是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到了年,又开始了“三维目标”的实现,当我还刚搞清楚三维目标时,又是今天的“核心素养”的体现。教育理念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总是跟不上节奏,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地基”问题,读的书少,教育性知识和问题缺乏思考,一直围绕应试教育的泥潭,让教师的工作枯燥,生活乏味。那些具有创造性的发现就太少,更别提今天所谓的研究性的老师。

一句话,要让教育具有源头活水的源源不断,教师就必须给自己装满水,学生的“地基”教育,也会得到改善,也不至于到了中高年级,两极分化严重,拖欠作业、厌学的现象百出。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精彩回顾

?张彩霞:我们就是自己的摆渡人

?窑店镇学区假期教师阅读体会采撷

?李尚红:读《朗读者》有感

?张燕:花开的季节静静的陪孩子读书

创刊日期: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

.
1
查看完整版本: 阅读心得陈小花读书札记读苏霍姆林斯基